[发明专利]多载波网络中的切换过程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91526.2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P·拉玛钱德拉;J·贝里隆德;M·契尔基奇;H·赖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宋志强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波 网络 中的 切换 过程 | ||
为了在多载波网络中执行切换,当前服务于用户设备(UE)的节点在支持的载波方面向相邻节点通知UE位置和UE能力。相邻节点回复指示连接功效的品质因数、或者可以估计连接功效的数据,例如每个指定载波的预测信号质量和强度。然后,服务节点基于这些预测值确定如何将移动性参考信号(MRS)测量限制为相邻节点及其载波的有希望的候选组合。因此,参考信号的开启受到限制,排除了在技术或策略方面不能接受切换的节点和载波,以及具有差的预测信号质量的节点或载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多载波网络中的切换过程。
背景技术
MIMO(多输入多输出)是一种多天线技术,其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处使用多个天线来执行空间复用。多天线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速率和可靠性。如果发射机和接收机都配备有多个天线(这导致MIMO通信信道),则性能尤其得到改善。
LTE(长期演进)标准目前已经在增强的MIMO支持下演进。目前,高级LTE(LTE-Advanced)支持用于具有信道相关预编码的8个发射天线的8层空间复用模式。除了LTE之外,对于下一代系统,还有关于MIMO的工作,其中,每个天线具有非常大量的天线单元,例如100个或更多。这被称为“大规模MIMO”。
术语“大规模波束成形”用于指代对大规模MIMO系统中使用的天线的波束成形要求,特别是在为下一代系统考虑的较高频率上。在下一代即所谓的5G或NR(新无线电)系统中,考虑使用更高的载波频率(例如15GHz)以及当前的载波频率(例如2.6GHz)。即,构想了组合提供和使用2.6GHz和15GHz层。(传统的较低频率载波通常称为微波频段,而新的较高频段通常称为毫米频段,尽管这种标记在技术上并不严格,因为这些频段重叠并且毫米频段始于30GHz。)随着载波频率增加,天线单元变小,其他条件不变。这样,可以将更多的天线单元容纳在更小的空间中。例如,2.6GHz的最先进天线大约一米高,包含20个单元。在15GHz,可以设计具有200个单元的天线,其宽度仅为5厘米,高度为20厘米。
利用更多的天线单元,可以在天线处使用波束成形来将发射引导向预期的接收机。通过引导传输,可以显著改善覆盖。因此,进一步开发用于大规模MIMO的先进天线系统(AAS)是一个重要领域。
但是,在所有时间(即“始终开启”)支持所有方向的传输(即“广播”)并非在能量上是理想的。相反,需要智能地控制天线,使得仅数据传输当前涉及的传输方向被激励。对于损耗(特别是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衍射损耗和壁穿透损耗)较高的高频尤其如此。因此,随着频率的增加,能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些高频系统中向天线能量管理的转变被称为“精简设计”或“超精简设计”。
定向发送信号以将其瞄准特定接收机称为用户特定波束成形。可以在垂直和水平维度上将传输引导到每个个体UE。由于一个小区可以在任何时间服务数百个UE,因此波束方向可能需要每毫秒变化几次。还需要使用多用户MIMO(MU-MIMO),其是在相同时频资源上共同调度同一小区中的两个或更多个UE的MIMO。也就是说,两个或更多个独立数据流同时被发送到不同的UE,并且空间域用于分离各个流。通过同时发送多个流,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
这种5G系统(例如通过使用具有波束成形和超精简设计的MU-MIMO的多个载波(一些在高频率)工作的那些系统)有时被称为下一代无线电(NR)系统。因此,NR系统是超精简、波束成形的多载波通信系统。NR系统预计可在几MHz到100GHz的宽频率范围内工作。这意味着NR系统将具有许多载波,并且将要求UE支持这些载波中的多个载波。
最近对5G系统发展状况的总结(包括对NR系统的讨论)可以在以下中找到:
“关于5G架构和集成的初步概念”
2016年3月31日
文件H2020-ICT-671650-mmMAGIC/D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91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切换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