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车门用里侧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690000980.8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4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神谷笃;国松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青炜;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手柄 设计面 凹部 手柄主体 镀层 车门 本实用新型 加厚 方向延伸 旋转中心 加强肋 两端部 内表面 前端部 上表面 树脂制 下表面 形成面 龟裂 连结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车门用里侧手柄,不加厚镀层就能够有效防止因里侧手柄的温度升高引起的车外侧设计面、车内侧设计面的镀层的龟裂。具备树脂制的手柄主体和覆盖手柄主体的表面的镀层,并且具备车内侧设计面和车外侧设计面、在形成里侧手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方的凹部形成面形成且位于手柄主体的旋转中心与里侧手柄的前端部之间的凹部、以及设置于凹部内且在将车内侧设计面和车外侧设计面连结的方向延伸并且两端部与凹部的内表面连接的加强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用里侧手柄。
背景技术
图8示出了在车门的车内侧面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里侧手柄100。里侧手柄100具备在被安装于车门时其轴线朝向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 101。即,里侧手柄100以能够以该旋转中心10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车门。
而且,若里侧手柄100以旋转中心101为中心相对于车门旋转,则内置于车门的锁定装置变为解锁状态(能够相对于车体打开车门的状态)。
该里侧手柄100是利用镀层金属覆盖树脂制的手柄主体的表面的构造。
里侧手柄100具备在安装于车门时构成车内侧面的车内侧设计面 102、安装于车门时构成车外侧面的车外侧设计面103、安装于车门时构成底面的底面构成面104。
如图8所示,在里侧手柄100的底面构成面104形成有近似三角形的凹部105。如图所示,凹部105的靠车内侧设计面102侧的内表面是沿底面构成面104的靠车内侧设计面102侧的侧缘部延伸的形状。另一方面,凹部105的车外侧设计面103侧的内表面底面构成面104的车外侧设计面103侧的侧缘部沿延伸的形状。而且里侧手柄100的位于凹部 105的两侧的部位一起构成了沿里侧手柄10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薄壁部 106、107。凹部105的靠车内侧设计面102侧的内表面与靠车外侧设计面103侧的内表面的位于里侧手柄100的前端侧的端部彼此相互连接。即,里侧手柄100具有将薄壁部106、107的一方的端部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位108。
该凹部105在使用树脂材料的手柄主体的成型时成型。而且该凹部105有助于里侧手柄100的轻型化以及抑制手柄主体成型时收缩的产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8378号公报
树脂制的手柄主体在高温时发生热膨胀。因此,里侧手柄100制造后温度升高由此两个薄壁部106、107发生热膨胀,如图8的箭头所示,各薄壁部106、107会以连接部位108为中心朝相互分离的方向形变(变形)。
如果各薄壁部106、107以这样的方式发生热膨胀,则担心里侧手柄100在连接部位108产生很大的形变。
于是,由该很大的形变引起的应力在连接部位108产生,当该应力超过镀层的允许应力时,存在镀层在连接部位108较大地龟裂的可能性。而且在较大地龟裂的情况下,担心该龟裂波及到容易进入车辆乘客视野的车内侧设计面102、车外侧设计面103。
因此,以往将镀层形成得很厚。这样,即使由于里侧手柄100的温度升高而在连接部位108产生很大的应力,也能降低由该应力引起的镀层在连接部位108较大地龟裂的担忧。其结果是,减少在连接部位108 产生的龟裂波及到车内侧设计面102、车外侧设计面103的担忧。
然而若将镀层形成得很厚,则里侧手柄100的制造成本会变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加厚镀层就能够有效防止由里侧手柄的温度升高引起的车外侧设计面、车内侧设计面的镀层的龟裂的车门用里侧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90000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