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90001272.6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7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W.霍杰;M.皮舍尔;J.平克瓦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开关模块 侧接头 星形 电容器 电路连接 交流电网 模块串联 星形电路 杂散场 电路 | ||
1.一种用于交流电网(10)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具有变压器,该变压器在次级侧以星形点电路连接并且每一相具有次级侧接头(S1-S3),其中在变压器的次级侧接头(S1-S3)中的每个和星形电路的星形点(SP)之间分别连接具有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模块(711)的模块串联电路(710),该开关模块分别具有至少四个开关(720)和电容器(C),其特征在于,变压器是杂散场变压器(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在次级绕组短路时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杂散场变压器(40)的短路电压至少为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由杂散场变压器(40)的杂散场引起的并且在次级侧接头(S1-S3)上起作用的次级侧漏电感分别与连接到杂散场变压器(40)的相应的次级侧接头(S1-S3)的模块串联电路(710)处于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模块串联电路(710)相应地没有电感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模块串联电路(710)相应地没有空心电感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杂散场变压器(40)在次级侧具有形成星形点(SP)的星形绕组(420)并且在初级侧具有形成杂散场变压器(40)的初级侧变压器接头(P1-P3)的三角绕组(4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具有开关装置(50),该开关装置相应地连接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的外部电网接头(A30)和杂散场变压器(40)的初级侧变压器接头(P1-P3)之间,或相应地连接在次级侧变压器接头(S1,S2,S3)中的一个和相关联的模块串联电路之间,其中
-开关装置(50)具有串联电路,该串联电路包括第一开关(51)和由欧姆电阻(R)和与该电阻并联连接的第二开关(52)组成的并联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具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构造为,使得其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断开时将第一和第二开关(51,52)分别保持在断开的开关位置,在启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时的第一顺序步骤中首先闭合第一开关(51)并且在此使第二开关(52)断开,并且在随后的启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时的第二顺序步骤中附加地闭合第二开关(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模块串联电路(710)除了开关模块(711)之外还分别具有与开关模块(711)串联连接的阻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模块串联电路(710)除了开关模块(711)之外还分别具有与开关模块(711)串联连接的具有铁芯的电感(Ls)和/或电容器(Cs)。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杂散场变压器(40)和模块串联电路(710)在空间上安置在对外封闭的空间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的所有电组件在空间上安置在对外封闭的空间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0),其特征在于,杂散场变压器(40)和模块串联电路(710)安置在相同的建筑物中或相同的壳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股份公司,未经西门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900012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