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棒状积分器保持装置以及投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90001557.X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2B27/09;G03B21/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戚传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棒状积分器 保持装置 投影仪 本实用新型 棱柱状 弯曲部 夹持 角部 破损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抑制棒状积分器的端面的边缘部分(角部)破损。棒状积分器保持装置具有夹持棱柱状的棒状积分器(6)的两端面的板(1、2)。板(1)具有在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弯曲部(11、12)。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持以光通道、棒状透镜等为代表的棒状积分器的保持装置以及使用该保持装置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投影仪具有光源、在空间上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调制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元件以及将图像形成元件所形成的图像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透镜。图像形成元件是液晶面板、DMD(数字微镜设备),具有四边形状的图像形成面。为了将来自光源的光均匀且高效地照射到该图像形成面上,使用棒状积分器。
棒状积分器构成为具备四棱柱状的导光部,入射到导光部的光在侧面反复地反射而推进,从而出射面内的光强度分布变得均匀。该导光部的出射面形成四边形状的面光源,使用远心的照明光学系统来将来自该面光源的光照射到图像形成面上。图像形成元件的图像形成面配置于照明光学系统的成像位置。
将具备由玻璃等透明的材质构成的实心的导光部的构件称为棒或者棒状透镜,将具备贴合4张反光镜而成的中空的导光部的构件称为光通道。
作为保持棒状积分器的构造,一般是用2张板夹着棒状积分器的两端面并保持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收容棒状透镜的支架主体以及夹持棒状透镜的两端面的第1板以及第2板的棒状透镜保持构件。
支架主体具有基部以及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于该基部上的相互相对的第1以及第2侧壁。这些基部与第1以及第2侧壁以围绕棒状透镜的侧面的方式设置。第1以及第2侧壁分别具备用于将第1板固定到作为入射侧的端部的第1端面的螺纹孔,并且具备用于将第2板固定到作为射出侧的端部的第2端面的螺纹孔。
第1板在中央部分具备开口,在该开口部分具备支撑棒状透镜的入射端面的支撑面。第1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用螺钉固定到第1侧壁的第1端面,另一个端部用螺钉固定到第2侧壁的第1端面。
第2板在中央部分具备开口,在该开口部分具备支撑棒状透镜的射出端面的支撑面。第2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用螺钉固定到第1侧壁的第2端面,另一个端部用螺钉固定到第2侧壁的第2端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860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保持构造中,由于是用板的中央部分的支撑面按压棒状透镜的端面的构造,因此,板弓状地发生变形。在该情况下,成为板的弯曲的面(凹状的面)与棒状透镜的端面的边缘部分(角部)相接触的状态,有时应力集中于角部而破损。
在代替棒状透镜而使用光通道的情况下,也产生相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棒状积分器的端面的边缘部分(角部)破损的棒状积分器保持装置以及使用该棒状积分器保持装置的投影仪。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棒状积分器保持装置,具有夹持棱柱状的棒状积分器的两端面的第1板以及第2板,所述第1板具有在该第1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弯曲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投影仪,具有:上述棒状积分器保持装置;光源;棒状积分器,保持于所述棒状积分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元件,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经由所述棒状积分器入射到该图像形成元件,该图像形成元件对该入射的光在空间上进行调制而形成图像;以及投影透镜,对由所述图像形成元件形成的图像进行投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未经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90001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测试的缆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字线光源与线扫描相机共线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