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源智能自动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0349.9 | 申请日: | 2017-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2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彬;曹海英;王永锋;黄海波;林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源 智能 自动 计算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电力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直流电源智能自动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项目设计过程中,可研、初设和施工图阶段,均需要编制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方案,包含站用变、蓄电池容量计算、充电装置和开关参数计算等。目前主要通过人工计算,将计算结果手动填入到报告和图纸中。在施工图阶段,需要完成电源施工图纸,制作电力电缆清册、交、直流计算书等,图纸部分主要通过CAD制图软件人工完成。由于交、直流的技术与设备特点,计算和作图的工作量巨大。特别是新建变电站,即使是单台主变,直流回路多达100回,交流回路多达60回。制作交流计算书时,每个独立回路的电力电缆和空开需要分别计算和校验。所以,不管是CAD作图还是计算书制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重复劳动多,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直流电源智能自动计算方法,具有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直流电源智能自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计算模式,所述计算模式包括直流负荷统计算,和蓄电池容量及充电装置计算,当选择直流负荷统计时进入步骤2,当选择蓄电池容量及充电装置计算时进入步骤6;
步骤2,录入变电站参数,所述变电站参数包括回路名称、负荷容量以及电缆长度;
步骤3, 变电站参数计算,根据设定的变电站参数计算各个回路的电缆截面积和每个回路中的开关电流;
步骤4,自动选择效验开关电流、电缆截面积,是,则进入步骤5,否,则返回步骤2重新设定负荷容量或电缆长度;
步骤5,显示计算完成的电缆截面积和负荷电流,并在CAD中自动绘制施工图纸;
步骤6,录入计算参数,所述计算参数包括出线间隔数、母联间隔数以及主变台数;
步骤7,计算参数计算,依据计算参数计算出保护装置台数和计算功率总和;
步骤8,显示步骤7中所计算出的数据。
进一步的,步骤3中的参数计算包括负荷电流计算,并依据负荷电流计算电缆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图纸为CAD图纸。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包括电缆的起点和终点、电缆型号、电缆编号、柜号以及电缆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型号的选择包括按截面值从小到大依次调用截面积查询库中的元素与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值进行比较,选择比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值大一个等级的电缆型号。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直流电源智能自动计算系统,具有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直流电源智能自动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包括直流负荷统计算单元,和蓄电池容量及充电装置计算单元;
录入模块,连接选择计算模块,当选择直流负荷统计算单元时,可在录入模块中录入回路名称、负荷容量以及电缆长度,当选择蓄电池容量及充电装置计算单元时,可录入出线间隔数、母联间隔数以及主变台数;
参数计算模块,连接录入模块,依据回路名称、负荷容量以及电缆长度计算出回路的电缆截面积和每个回路中的开关电流,依据出线间隔数、母联间隔数以及主变台数计算出保护装置台数和计算功率总和;
显示模块,连接参数计算模块,显示上述计算出的数据并绘制成建筑施工图纸。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计算模块包括负荷电流计算单元和连接负荷电流计算单元的电缆截面积计算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施工图纸为CAD图纸。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用户通过设定回路参数来进行配置的自动运算和选择,有效避免了人工计算的重复劳动,且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2)能够自动绘制建筑施工图纸,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直流电源智能自动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101中,选择计算模式,所述计算模式包括直流负荷统计算,和蓄电池容量及充电装置计算,当选择直流负荷计算时进入111,当选择蓄电池容量及充电装置计算时进入121;
这样通过分开计算分别计算直流负荷和蓄电池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