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冰箱开启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0548.X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6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李英杰;李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世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特征 冰箱 开启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冰箱开启系统,冰箱包括至少一个冰箱门(3)和至少一个加锁分区,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生物特征采集模块、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冰箱门控制机构和分区锁控制机构,中央控制模块根据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确定该用户的冰箱使用权限。本发明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了不同的冰箱使用权限,对冰箱内的不同分区进行加锁和权限的分割。例如:父母可以设定不允许孩子打开放置酒精饮品的隔断、放置易碎物品的隔断、放置药物的隔断等。管理员可以灵活分配不同储藏空间的权限,极大提高了冰箱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实现了智能冰箱的精细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冰箱开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已经是城市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随着需要保鲜和冷冻的物品的增多,冰箱已经从最初的单门电冰箱发展成双门、三门甚至四门电冰箱。内部空间也从最初只有冷冻室变成现在的冷冻、冷藏、保鲜及果蔬储藏室。
虽然冰箱门和储藏室不断增多,但冰箱门的开启方式没有变化。只要靠近冰箱,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拉开冰箱门,无差别的从储藏室取出物品。
生物识别技术指的是利用光学成像设备采集人体图像,例如人脸、指纹、掌纹、掌脉、虹膜、声纹等,利用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从图像或声音文件中提取特征,用该特征分辨人的身份。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例如,中国专利201410038947.1就公开了一种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智能冰箱,基于双眼虹膜图像的非接触式身份识别验证开柜方式,提升了冰箱用户身份的唯一性和可靠性。然而,该专利仍只能赋予用户是否能够打开冰箱门的权限,未对用户权限进行区分,无法对冰箱内的不同隔断(分区)进行权限的分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冰箱开启系统及方法,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冰箱使用权限,对冰箱内的不同分区进行加锁和权限的分割,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打开相应的分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冰箱开启系统,所述的冰箱包括至少一个冰箱门和至少一个加锁分区,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生物特征采集模块、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冰箱门控制机构和分区锁控制机构,所述的生物特征采集模块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冰箱门控制机构及分区锁控制机构连接,人机交互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所述的人机交互模块中设有管理员注册子模块和用户注册子模块,管理员注册子模块用于实现管理员身份的注册;用户注册子模块用于在管理员模式下进行家庭成员身份的注册,注册用户时需录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分配该用户的冰箱使用权限,生成“生物特征信息-冰箱使用权限”对应关系表存储于中央控制模块中;
所述的中央控制模块接收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识别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后,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冰箱使用权限”对应关系表查表得出该用户的冰箱使用权限,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完成冰箱门控制机构和/或分区锁控制机构的控制;
所述的冰箱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相应冰箱门的开闭,分区锁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相应分区的开闭。
基于生物特征的冰箱开启系统,还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与中央控制模块之间通过通讯网络相连,中央控制模块向服务器上传冰箱门及加锁分区的开闭状态,用户通过客户端访问冰箱门及加锁分区的开闭状态信息。
所述的冰箱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冰箱本体上的第一铁磁性金属片和设置于冰箱门上的第一电磁锁,第一电磁锁与第一铁磁性金属片位置相匹配,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磁锁驱动电路与第一电磁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世联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世联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