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脂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0764.4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练享;王安;白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河力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9/02 | 分类号: | C14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脂 乳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脂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以重量份计,加入磷脂40‑50份,矿物油40‑50份,三油酸甘油酯10份,将氢氧化钾1份溶于水1份中再加入,升温至60‑70℃,反应1小时;(2)加入油酸5份,油醇琥珀酸酯磺酸钠5份,己二醇7‑10份,搅拌30分钟;(3)加入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8‑12份,K12 0.5份,MES 10‑13份,水80份,继续搅拌3小时,得到黄棕色透明微乳液,即为磷脂微乳液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脂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属于皮革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磷脂是一种具有两亲性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常常在食品工业中用作乳化剂,在制革工业中以其优良的加脂效果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磷脂类加脂剂分子结构中因含有磷酸根等活性基团,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耐盐的能力,能进入皮革内和革纤维中的氨基作用,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从而具有加脂和填充作用,同时还可以与革内的铬有很强的络合性,对皮革产生永久性加脂效果,使革长久保持柔软、丰满、有弹性,缩小皮张的部位差,提高革的防水性能,并具备一定丝光感、蜡感和滋润手感。磷脂未经改性时亲水性较低,流动性差,需要使用乳化剂或化学改性提高其亲水性后使用。CN101845525B公开的天然磷脂复合加脂剂由天然磷脂、亚硫酸化牛蹄油、脂肪醇磷酸酯组成。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天然磷脂升温至50~70℃,加入复合脱色剂,充分反应3-4小时,然后依次加入复合乳化剂、亚硫酸化牛蹄油、脂肪醇磷酸酯,其重量百分比为:复合乳化剂7%~10%、亚硫酸化牛蹄油7.5%~10%、脂肪醇磷酸酯7.5%~10%;保持温度50~70℃,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2)向上述油脂混合物中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调节pH值至6.0~8.0;(3)向上述混合物中缓慢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已预热至80℃),使油含量48~52%;充分搅拌2~5小时,即得到改性磷脂复合加脂剂。CN101643802B提供了一种改性磷脂复合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由酰羟化磷脂、亚硫酸化羊毛脂、烷基磺酰胺、磺化植物油、高碳醇磷酸酯组成。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向酰羟化磷脂加入亚硫酸化羊毛脂、烷基磺酰胺、磺化植物油和合成加脂材料,升温至30~80℃,混合均匀;(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调节pH值至6.0~8.0;(3)向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含量≦50%;搅拌1~3小时,即得到改性磷脂复合加脂剂。CN101215612A 公开了一种由废气磷脂制备复鞣加脂剂的方法,利用二乙醇胺将废弃磷脂酰胺化,然后通过顺丁烯二酸酐酯化,再用四羟甲基季鏻盐酯化油脂,最后利用亚硫酸氢钠将油脂亚硫酸化,制备所得的一种新型加脂剂,皆具复鞣和加脂的功能。CN100475977C以皂角酸化油和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采用酯交换反应,制得脂肪酸混合酯,配方后采用SO3气相膜式磺化法进行磺化反应,得到新型皮革化学品,脂肪酸混合酯类磺化物,再经脱色、中和处理,得到乳化性能优佳、HLB值在8-16、SO3结合量为2-7%的红色油状液体,可作为高档皮革加脂剂的主要基础原料之一。CN103088169B69 B公开了一种皮革综合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将高碳醇的酯化及亚硫酸化产物、改性大豆磷脂、亚硫酸化植物油、动物油脂、矿物油乳化剂和水在45℃~65℃混合均匀,调节pH值至6-8,固含量至45-55%,即得皮革综合加脂剂。这些公开的磷脂加脂剂都是乳液型的加脂剂,磷脂分子大,形成乳液的粒径较大,不利于加脂剂的渗透。磷脂经过化学改性后,一方面提高了亲水性,有助于产品的使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亲油性,使得其油感下降,可能会造成成革的油润感不足。直接乳化法虽然保持了其良好的油润感,但如前所述由于磷脂分子较大,乳化后乳液粒径较大,渗透性不好,难以达到皮革纤维内部,所以常常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将磷脂制备成微乳液,使乳液粒径更小,更有利于渗透吸收,提高磷脂的利用率,使其既具有良好的填充效果,又保持良好的油润感。罗毅皓等在《溶血磷脂制备含胆固醇微乳液的研究》中报道,溶血磷脂HLB较大,易形成O/W型乳化剂,可制备热力学稳定的微乳化体系。利用溶血磷脂作乳化剂,制备含胆固醇的微乳液,是以胆固醇为油相,溶血磷脂为乳化剂,正丙醇为共表面活性剂,制成微乳液,最终产物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混合物。(《食品科学》 2005年06期,P119-122)。蒋笃孝等在《改性卵磷脂的微乳化性研究》中对大豆卵磷脂进行羟氯化改性,以此为表面活性剂,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三相图形式和电导率来进行跟踪检测,对室温下改性卵磷脂各体统中微乳区域的形成以及微乳液理化性质随系统中各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醇中碳的数目为3时微乳区域最大,电导率与微乳化有关,改性后的大豆卵磷脂比改性前的效果有明显的改善羟氯化改性卵磷脂为不错的制备药物载体。(《食品科学》 2004年04期,P28-32)。赵学艳等在《作为药物载体的微乳液凝胶及卵磷脂凝胶》中指出,微乳液凝胶和卵磷脂凝胶型药物载体可作为外用、涂敷制剂和离子电渗疗剂。并在文中介绍了微乳液凝胶及卵磷脂凝胶的概念、形成、性能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和现状。(《化学通报》2005年68卷,P1-8)。但上述文中大多以磷脂作为乳化剂来乳化油相形成微乳液,并未以磷脂为油相主体来制备微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河力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齐河力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