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继电锁具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0956.5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中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继电锁具 技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的锁具。
背景技术
各种新型的电子锁具如感应锁,指纹锁等虽然能达到较高的性能,但由于电子结构复杂,导致设备成本过高,普通的家庭无法接受,高密度的电子元件又增加了其故障率,同时电子密码类锁具产品又给电子开锁技术留下开启的机会,这使其未能在市场上得到普及,而普通锁具的安全性极低,开锁人员几秒钟就可能被打开,很难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锁具技术,该锁具技术由继电密码卡,继电板和继电器组等部分组成,继电器组分为常开和常闭两个部分,锁具开锁的总电源通过所有的继电器,设备工作时,常开部分的继电器需要全部启动时锁具开锁的总电源才会被所有的继电器接通,常闭部分的继电器将锁具开锁的总电源处于导通状态,如果常闭部分的继电器接触到了电源后又会将开锁的总电源断开,任何一个常开部分的继电器未接通和任何一个常闭部分的继电器接通时,锁具开锁的总电源都会被继电器切断,导致锁具不能开启,继电板上的继电端通过导线连接相应的继电器,锁具设备通过继电密码卡接触继电板上的继电端而对所有的继电器进行控制,改变继电密码卡和继电板上继电端的相应位置,即可对锁具进行密码的变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
图1为继电密码卡示意图
图2为继电板示意图
图3为继电器组结构示意图
由于该锁具技术的继电端可设置为若干个,该附图说明图2的继电端以3片为例。
由于该锁具技术的继电器可设置为若干个,该附图说明图3的继电器以5个为例。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可以看出,继电密码卡(1)为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大小和身份证相同,正面设有正方形的导电金属片(2),导电金属片的位置和数量可随设备自由改变,导电金属片由强力胶固定在密码卡上,将密码卡拆开时可见需要导电的导电金属片(2)的背面有导线连接,其位置相互不一,当连接上导线的导电金属片连接电源时即可让金属片带电,未连接导线的金属片则不带电,工作时将继电密码卡带导电金属片的一面放在继电板上时,带电的导电金属片将接触相应的继电端而使相应的继电器工作。
通过图2可以看出,继电板(3)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正方体,正面钻有用于安装继电端(4)的孔,孔的位置和继电密码卡(1)上导电金属片(2)的位置相同,当继电密码卡(1)放在继电板(3)上时导电金属片(2)与继电端(4)的位置相匹配,继电端(4)由金属铜制成,安放在继电板的孔内部,前端伸出1至3毫米形成导电头,后端以及中部钻孔以安装弹簧(5),继电板(3)的背面由绝缘板将继电端(4)固定在孔内部,导电体(6)由导线(7)将其引出以连接继电器,弹簧(5)在继电端和导电体之间即可产生导电性能。
通过图3可以看出,继电器组由继电器和导线组成,继电器分为常开和常闭两个部分,继电器的启动电源为继电板(3)上继电端通过导线输出的电源,输入端(8)输入12V电源(根据继电器和电动开锁装置的工作电源而定),输入端的负极连接所有的继电器,正极输入继电板(3)和常开继电器(9)的断开电源接头以形成锁具控制电路(10),所有常开继电器(9)的断开电源接头串联连接,当所有常开继电器启动时,锁具控制电路(10)的电源即可通过所有常开继电器(9)后到达常闭继电器(11),常开继电器的启动电源为继电板(3)上带电的继电端的电源,不带电的继电端的导线合并连接常闭继电器(11)的启动电源,当不带电的继电端接触到电源时,常闭继电器(11)即可启动,为减低设备成本考虑,常闭继电器可设置为一只,设备上不带电的继电端的导线即可合并输入常闭继电器的启动电源,为增加保密安全,常闭继电器(11)可独立配置,继电端上不带电的导线即可一根导线连接一只常闭继电器,常闭继电器的连接方式和常开继电器相同,区别为锁具开锁电路(10)连接的是常开继电器的断开电源接头,而连接常闭继电器的是闭合电源接头,常闭继电器(11)启动时闭合电源接头将会断开,输入锁具控制电路(10)的电源将会被切断,输出端(12)连接电动开锁装置以实现对锁具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中,未经王明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蜀黍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万能互换锁体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