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β-苯乙醇的反应系统、催化剂及其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0984.7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曾伟;陈长生;黎源;杨在刚;杨恒东;胡江林;刘运海;丁可;鲍元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132 | 分类号: | C07C29/132;C07C29/141;C07C33/22;B01J23/7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乙醇 反应器 制备 催化剂 反应器中催化剂 填充床反应器 自组装催化剂 氧化苯乙烯 反应系统 加氢反应 氢气 超声场 预热的 还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β‑苯乙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先对反应器中催化剂进行还原;(2)通入经预热的氢气对反应器进行升温至预定温度;(3)打入原料氧化苯乙烯,进行加氢反应,得到β‑苯乙醇。所述催化剂为Ni‑Cu/Al2O3纳米自组装催化剂,所述反应器为超声场微填充床反应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β‑苯乙醇的选择性可以达到99%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β-苯乙醇的反应系统、所用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备β-苯乙醇的工艺方法,具体是一种以氧化苯乙烯为原料,加氢制备β-苯乙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β-苯乙醇(PEA),又称2-苯乙醇、苯乙醇、乙位苯乙醇,是一种简单的芳香族伯醇,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具有淡雅、细腻而持久的玫瑰花香气,最早是作为植物鲜花中特征性的香气化合物被发现的,天然存在于橙花油、玫瑰油、香叶油等芳香油中。
β-苯乙醇因其具有柔和、愉快而持久的玫瑰香气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用香精和烟用香精中,是配制玫瑰香型食品添加剂、玫瑰香型香精的主要原料。β-苯乙醇作为香料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量仅次于香兰素。同时,β-苯乙醇由于对碱作用稳定,不溶于水,在化妆水、香皂中也经常使用。此外,由于β-苯乙醇有良好的抗菌效能,还可用于眼药水溶液及护肤品中。
目前,市场上的β-苯乙醇基本都是化学合成的。β-苯乙醇的主要化学合成方法是苯-环氧乙烷法(Friedel-Crafts反应)和氧化苯乙烯(STO)加氢法。国际市场上,苯-环氧乙烷法产品约占40%,氧化苯乙烯加氢法产品约占60%。苯-环氧乙烷法生产的产品所含微量杂质不同,香气差异较大,质量尚未达到香料的标准。因此,在香料工业中主要采用氧化苯乙烯加氢法。
对于氧化苯乙烯加氢制备β-苯乙醇,均相法和非均相法均有文献报道。均相法由于存在催化剂回收困难、产物分离难度大等问题,实际生产中几乎不采用。大多专利文献都致力于研究开发非均相催化工艺。在非均相催化工艺中,如何提高β-苯乙醇的选择性及催化剂寿命一直是热点和难点,而提高β-苯乙醇的选择性关键在于保证良好的氢气传质效果。专利US3579593介绍了以骨架Ni和Pd作催化剂制备β-苯乙醇的方法,其对比实施例表明,单独以Ni为催化剂时,副产物乙苯的含量高达11%;单独以Pd作催化剂时,又会产生约10%的苯乙醛;β-苯乙醇的收率均偏低,仅为85%左右;同时,反应液中若含大量苯乙醛,苯乙醛将与产物β-苯乙醇进一步反应生成高沸物,阻塞催化剂孔道,造成催化剂失活。专利US6166269、US4064186提出向反应体系中加入NaOH、Na2CO3、KOH等助剂,虽然β-苯乙醇的选择性和收率大幅提高,但助剂碱的加入使得催化剂寿命缩短,同时会对后期产物分离造成困难,容易造成堵塔等诸多问题。专利US2822403提出在碱性条件下以水作溶剂、Raney Ni或Co作催化剂制备β-苯乙醇;但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同时为调节水和氧化苯乙烯的相容性需加入乳化剂,这均为后期产物分离带来巨大困难。目前,氧化苯乙烯加氢制备β-苯乙醇均在反应釜或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由于氧化苯乙烯加氢为强放热反应,为控制反应热,常常需要加入溶剂。专利CN1111169A、US6979753、US4943667、US2524096等提出的β-苯乙醇制备工艺均需使用溶剂,这降低了生产效率,使产品分离工序复杂、增加了溶剂脱除等所带来的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传质效果不佳导致需添加助剂提高选择性,但同时造成催化剂寿命降低、产物分离困难、甚至影响产品品质等问题;如催化剂结构及性能不佳,导致催化剂易于失活,催化剂寿命短;如因反应器传热限制需采用溶剂,增加了分离成本;等等。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的反应器及高选择性、长寿命的催化剂对提升β-苯乙醇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