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同联动用药管理方法和系统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1336.3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9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和得易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Q5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洁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卡 可视 协同医疗平台 取药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处方信息 电子标签 用药管理 联动 药库 智能 系统及其设备 出库信息 记录上传 区域协同 信息交互 信息上传 用药效果 位置处 触发 库位 药柜 服药 写入 提示 协同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FC可视智能卡的区域协同联动用药管理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可分别与可视智能卡进行信息交互的协同医疗平台、智能药库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家庭医生子系统,和患者子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处或通过协同医疗平台,将处方信息写入可视智能卡中,并使用可视智能卡在智能药库系统处触发处方信息内药品对应的智能药柜库位的位置处电子标签发出取药提示,在取药完成后由可视智能卡与电子标签进行出库信息确认,并将患者取药记录上传至协同医疗平台。在患者服药治疗过程中,通过智能卡和家庭医生子系统、患者子系统将用药效果信息上传至协同医疗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以物联网可视化技术为手段的区域医生患者协同联动用药管理方法、系统、及其智能药库设备、智能药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下,百姓缺医少药,造成百姓对身边的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而协同医疗通过物联网等适宜技术将医疗过程中的人(医生、患者)与物(设备、药品、平台)进行有效连接,通过人、机指导与辅助提升基层医生看病能力,以病种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价值医疗及医药解决方案,提高诊疗质量,可有效提升患者对基层医生、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信心。协同医疗要求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信息联通共享,而用药治疗是基层患者治疗重要手段,其信息共享对协同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国内基层(区县)各医疗服务机构之间信息不联通不共享,因此一方面对医生而言,患者诊疗和用药信息不能共享流转,上下级医生不能有效协作为其诊断,用药效果不能跟踪评价;另一方面对患者而言,治疗方案不能及时得到调整,药品事故也不能精准追溯;而对政府和保险机构而言,也不能对整个区域用药费用、用药效果进行分析,不能有效控制医药费用。所以,需要一种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物联网技术便捷连接患者、医生、处方、药品流向、用药效果等用药相关信息的方法和系统,使患者在区域内任何一家医院,甚至是在家里接受医疗服务时,患者医疗用药信息都能共享并集中存储,并且能够做到药品精准追溯。
此外,用药管理中的难点是患者取药信息难以精准管理,而本发明中的智能药库系统便是解决这个问题。药品行业有国家规范,必须严格按照批次进行进出库管理,不同批次药品还必需存放在仓库内不同位置,同时药品具有严格的保质期要求,应按照需求合理采购或补货,否则就会造成较高的损耗。然而,现有的药品仓储管理,包括入库、出库、上架、下架、移库、统计等的现有的管理系统,还基本上基于人工操作,通过手工键入或人工扫码录入的阶段,不能做到批次管理。现有药品仓库管理系统效率低下,容易出错,不便于监管统计,不能及时发现仓储管理中的不规范问题,也不能支持对整个区域用药进行分析。因此,需要一种对药品仓储便捷进行批次管理的设备和系统。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专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NFC可视智能卡的区域协同联动用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处或通过协同医疗平台,将处方信息写入可视智能卡中;在智能药库系统处进行取药,包括:从所述可视智能卡中读取所述处方信息,触发所述处方信息内药品对应的智能药柜库位位置处电子标签发出取药提示,并且在药品取出后,由所述可视智能卡与所述电子标签进行出库信息确认,并将出库信息上传至所述协同医疗平台;通过所述可视智能卡、家庭医生子系统,或所述患者子系统将用药依从性信息、用药效果信息传送到所述协同医疗平台;在药品发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所述协同医疗平台查询发生问题的批次的药品去向,进行定向召回,并通过所述可视智能卡进行召回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和得易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和得易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1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提示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设备关联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