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uplex-seq的超低频突变位点检测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1346.7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港飚;朱月艳;孙子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派森诺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20/20 | 分类号: | G16B2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7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uplex seq 低频 突变 检测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duplex‑seq的超低频突变位点检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原始测序数据质量进行评估,降低数据噪声,为后续分析提供有效数据;2)把随机barcode提取到序列文件的每一条序列的标题行,方便后续对barcode进行快速检索并创建一致性序列;3)根据family barcode和duplex barcode创建一致性序列,排除由于建库过程或者PCR过程中引入的突变;4)根据duplex‑tag构建双链一致性序列,进一步排除序列中的非对称突变位点;5)对比对后的数据进行局部质量矫正,并进行低频变异位点检测;将变异位点进行基因结构、功能、及临床表型三个层次的注释;6)统计SSCS、DCS序列数目、比对结果、变异位点信息,并输出可视化图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信息数据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duplex-seq的超低频突变位点检测分析方法,其主要应用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领域,基于duplex-seq全外显子组测序,对ctDNA的超低频变异位点进行检测分析。
背景技术
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其正在以势如破竹的力量深刻变革着传统遗传学的研究,并因此催生了精准医学的萌芽。相比与传统的实验技术,该技术可以一次性检测成千上万的遗传突变。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下一代测序技术仍然存在相对较高的错误率(0.1~1%)。对于高频的遗传突变检测,这个错误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一些低频突变的检测,该测序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低频突变的检测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肿瘤细胞的检测中的应用倍受关注。肿瘤组织中出现突变的细胞比例小于1%,对于这样的低频突变,一般的方法很难检测到。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双重标记的测序方法(Duplex Sequencing,Duplex-seq)(KennedySR,Schmitt MW,Fox EJ,Kohrn BF,Salk JJ,Ahn EH,et al.Detecting ultralow-frequency mutations by Duplex Sequencing.Nature protocols.2014;9:2586-606.)和(Newman AM,Bratman SV,To J,Wynne JF,Eclov NC,Modlin LA,et al.Anultrasensitive method for quantitating circulating tumor DNA with broadpatient coverage.Nature medicine.2014;20:548-54.)。该方法能应用于任何双链DNA样本,通过对双链加入随机的双重标签序列,使得每条链都具有唯一的分子标记序列(UniqueMolecular index,UMI),可来排除由于建库过程或者测序过程中引入的误差。对于此类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已有相关报道(Newman AM,Lovejoy AF,Klass DM,Kurtz DM,ChabonJJ,Scherer F,et al.Integrated digital error suppression for improved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Nature biotechnology.2016;34:547-55),但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发明拟通过开发新的方法来对Duplex-seq测序数据进行更加系统专业的分析,以用来指导相关疾病患者在临床中选择更好的药物和剂量,达到精准、高效治疗的目的,以及对健康人群的患病风险的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Duplex-seq技术在高通量测序已得到广泛应用,基于Duplex-seq对低频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的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数据质量控制:现有Duplex-seq的数据分析方法流程中,未见对前期数据质量的系统分析,如数据重复率、UMI的种类、数量、比例、R1R2的平衡性等。
2.UMI的差异分析:现有Duplex-seq数据分析方法中对于单链特异性UMI和双链互补的UMI的综合和独立分析还未见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派森诺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派森诺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1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