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防螨、除醛竹席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1850.7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7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霞;徐漫平;方崇荣;庄晓伟;杨伟明;王增;张建;潘炘;徐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7K9/00 | 分类号: | B27K9/00;B27K3/52;A47G9/0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席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提供了一种抑菌、防螨、除醛竹席的制造方法,以竹子叶、花生壳、柚子皮和橘子皮等天然生物质材料的水抽提液或双蒸水榨汁液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对硝酸银稀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形成纳米级银颗粒均匀溶液,通过竹丝浸渍或竹席表层涂刷等工艺负载到竹席上,起到抑菌、防螨的作用。在竹席背面纤维素纤维的内部包裹活性炭,对竹席胶层及辅料中的释放的甲醛及时捕捉,降低甲醛的释放。按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竹席甲醛释放量可达到国标GB 18580‑2001规定的E1级要求;抗菌性按GB/T 20944.1‑2007测试,抑菌带宽度大于1mm,没有细菌繁殖,按GB/T 20944.2‑2007测试,抑菌值≥1。具有广谱强效抑菌性,所用生物质原料来源广、价廉易得、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菌、防螨、除醛竹席的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
竹席是我国温、热带地区夏季床上必备用品。竹席的表层为编制竹丝帘,富含营养物质,如淀粉(2%~6%)、蛋白质(1.5%~6%)、糖类2%及脂肪和蜡质(2%~4%)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很容易发生霉变和虫蛀。此外,竹席不方便水洗,作为床上用品,若缺乏晾晒(需暴晒)环境或习惯,在使用过程中竹席的缝隙及表面凹凸部位很容易滋生螨虫,可导致皮肤过敏等隐患,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竹席由竹帘、纱布与背面加强材料三层组成,纱布和背面增强材料通过胶黏剂与竹帘进行胶合。目前企业生产竹席采用脲醛树脂胶粘剂,为增加胶合强度,甲醛施加量较多,导致竹席甲醛释放量(含量)超标。甲醛释放量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致癌物。竹席使用过程中与人体亲密接触,甲醛超标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目前主要采取对脲醛树脂的改性、新型胶黏剂的研制,及对压贴工艺和后续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但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难题,即甲醛释放量减少时,背面增强材料与竹帘之间的胶合性不理想,容易发生脱胶分层。此外,竹席的背面加强材料,即所谓“藤草”实际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加工过程中有添加含醛胶粘剂的可能,是竹席甲醛另一个来源。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竹席产品存在的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抑菌、防螨、除醛竹席的制造方法,以竹子叶、花生壳、柚子皮和橘子皮等天然生物质材料的水抽提液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对硝酸银稀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形成纳米级银颗粒均匀溶液,通过竹丝浸渍或竹席表层涂刷等工艺负载到竹席上,起到抑菌、防螨的作用。在竹席背面纤维素纤维的内部包裹活性炭,对竹席胶层及辅料中的释放的甲醛及时捕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抑菌、防螨、除醛竹席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挑选新鲜的植物原料,清洗干净、烘干,加入沸水中蒸煮10~30min或加双蒸水榨汁,过滤,取滤液定容,得天然提取液A,提取液中植物原料生药含量(即10~50g植物原料,最终获得1L提取液)为10~50g/L;所述植物原料为下列之一,但不限于此:竹子叶、花生壳、柚子皮和橘子皮;
(2)在浓度0.02~2mol/L的硝酸银溶液B中加入提取液A,调节pH值至7~12,再加入适量的双蒸水,搅拌均匀,获得纳米银反应液C,纳米银反应液C中的银离子终浓度为0.8~1.5mmol/L,添加的提取液A体积占纳米银反应液C体积的0.4%~20%;在常温条件下反应8~24h或加热至70~100℃反应15~60min,获得深色的纳米银溶液D;
(3)在常温常压下,将制备竹席的原料竹丝在纳米银溶液D中完全浸渍2~6h后再制成成品竹席,或在成品竹席表面喷涂或刷涂纳米银溶液D,常温或低温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为7~11%(w/w);
(4)竹席背面纤维素纤维表面先涂一层桐油,再均匀分散活性炭粉末,然后再包裹棉线或折叠,最后进行压布、裁边、包边,获得所述抑菌、防螨、除醛竹席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18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材绘画铅笔软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生产用原木高效削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