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羟基苯基唑类衍生物作为有机蓝光材料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02040.3 申请日: 2017-01-03
公开(公告)号: CN106749076B 公开(公告)日: 2020-09-11
发明(设计)人: 游劲松;李必进;兰静波;吴迪;高戈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63/32 分类号: C07D263/32;C09K1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64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羟基 苯基 衍生物 作为 有机 材料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一类高量子效率的蓝色有机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蓝色有机分子材料是一类邻羟基苯基唑类化合物,无论在溶液中还是固态膜中,都只展示了单一的烯醇式发射,具有很好的蓝光发射性质。所述高量子效率的蓝光有机分子材料较好的热稳定性;所述高量子效率的蓝光有机分子材料的合成路线为直接交叉氧化偶联反应,与传统的缩合反应制备技术相比,缩短了较为冗长的有机合成步骤,提高了合成反应总产率,降低了成本,避免产生大量废弃物,合成路线简便、快速,可以高效快速获得蓝光分子库。该类高量子效率的蓝色邻羟基苯基唑类化合物在甲苯溶液中荧光发射峰位于420‑434纳米,发光色坐标为CIE(0.15,0.05~0.07),量子产率高达84‑8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邻羟基苯基唑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及其作为有机蓝光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作为新兴显示技术,具有亮度高、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结构简单、视角大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用于制备全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红、绿和蓝三基色材料中,红光材料和绿光材料基本达到了工业化的要求,而蓝光材料在荧光效率、色纯度、寿命、亮度等方面距离工业化应用仍有较大距离,成为该行业的技术难题。[参见:(a)Zhu,X.-H.;Peng,J.;Cao,Y.;Roncali,J.Chem.Soc.Rev.,2011,40,3509.(b)Zhu,M.;Yang,C.Chem.Soc.Rev.2013,42,4963.]。另一方面,因为绿光和红光可由蓝光转换获得,反之却不行,因此性能优异的蓝光材料是该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已开发的蓝光光材料主要是高分子聚合物和小分子化合物,同聚合物相比,小分子蓝光材料更容易合成和提纯,更易用蒸镀方法制备器件,所得器件性能更好,因此小分子蓝光材料的开发备受关注[参见:(a)Liu,J.;Zhou,Q.;Cheng,Y.;Geng,Y.;Wang,L.;Ma,D.;Jing,X.;Wang,F.Adv.Mater.2005,17,2974.(b)Xu,X.;Chen,S.;Yu,G.;Di,C.;You,H.;Ma,D.;Liu,Y.Adv.Mater.2007,19,1281.(c)Su,S.-J.;Gonmori,E.;Sasabe,H.;Kido,J.Adv.Mater.2008,20,4189.(d)Hirata,S.;Sakai,Y,;Masui,K.;Tanaka,H.;Lee,S.Y.;Nomura,H.;Nakamura,N.;Yasumatsu,M.;Nakanotani,H.;Zhang,Q.;Shizu,K.;Miyazaki,H.;Adachi,C.Nature Materials 2015,14,330.]。

目前,小分子蓝光材料主要有芳烃类、芳胺类、有机硼类、有机硅类等,这些小分子蓝光材料在发光时容易形成分子间激基缔合物或激基复合物发射,造成其发光色纯度、量子效率和稳定性不高等缺点[参见:(a)Chen,C.T.,Chiang,C.L,Lin,Y,C.Org.Lett.,2003,5,1261.(b)Noda,T.,Shirota,Y.J.Am Chem.Soc.1998,120,9714.(c)Chen,H.Y.,Lam,W.Y,Luo,J.D,Appl.Phys.Lett.,2002,81,574.]。我们创造性的在邻羟基苯基唑骨架上引入螺旋浆状的三苯胺基团,并修饰周边基团,改变分子内转动和分子间堆积,精细调节分子发光性能,从而得到了一类荧光量子效率高、色纯度好、饱和度高、稳定性好的深蓝色发光材料。该类邻羟基苯基唑类衍生物是一类新化合物,一类性能优异的蓝光材料,有望解决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有望推进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工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型邻羟基苯基唑类衍生物,该类化合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蓝光材料,有望解决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缺乏高性能蓝光材料的技术难题。

一类高量子效率的蓝色有机分子材料,其结构通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2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