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形构件内外壁封闭曲线槽的电解加工电极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3776.2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涛;张明岐;程小元;张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H3/04 | 分类号: | B23H3/04;B23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加工 封闭曲线 内外壁 电极 旋转电极 流道 加工 筒形构件 进水口 种筒 机构端部 加工电极 加工周期 旋转扫描 制造成本 槽构件 曲线槽 上端部 下端部 异形筒 弧面 进给 柱形 | ||
1.筒形构件内外壁封闭曲线槽的电解加工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加工电极包括进水口(1)、流道(2)、背压机构(3)和旋转电极(4);所述的流道(2)为“[”形管道,流道(2)上端部设置有进水口(1),下端部连接所述的背压机构(3),所述的背压机构(3)端部安装有旋转电极(4);所述的旋转电极(4)呈柱形,加工端面为弧面,弧面的半径与曲线槽表面弧面的半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构件内外壁封闭曲线槽的电解加工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电极(4)的加工端面设置有厚度为1mm的抛光圈,侧面涂覆绝缘保护膜。
3.筒形构件内外壁封闭曲线槽的电解加工电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安装座(6)固定在电解加工机床转台上,同时将筒形构件(5)安装在安装座(6)上,用压环(7)压紧;
步骤2、将所述的旋转电极(4)固定在电解加工机床的Z轴上,启动机床,调整旋转电极(4)与筒形构件(5)的相对位置,旋转电极(4)向筒形构件(5)内壁或外壁靠近,利用干对刀法进行对刀,对刀后回退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回退的距离即为初始间隙;
步骤3、关闭工作箱,采用电解液正水供液,向工作箱内通入电解液;施加电压进行加工,筒形构件(5)旋转运动的同时旋转电极(4)上下运动,组合成曲线槽的形状;当扫描完成一圈后,旋转电极(4)进给,重复上述运动,直至完成筒形构件内壁或外壁封闭曲线槽的加工;
步骤4、完成上述加工后,用清水冲洗筒形构件(5)表面以及机床内的盐垢,用压缩空气将筒形构件(5)表面吹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形构件内外壁封闭曲线槽的电解加工电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形构件(5)高度为450mm,外径φ180mm,内径φ120mm,曲线槽宽度25mm,深度22mm,轴向高度23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筒形构件内外壁封闭曲线槽的电解加工电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形构件(5)材质为30CrNi2MoV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形构件内外壁封闭曲线槽的电解加工电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参数为:电解液成分为NaCl水溶液,质量浓度15%,电解液温度25℃,电解液压力0.8MPa;初始间隙0.2mm,筒形构件(5)旋转运动速度10mm/min,旋转电极(4)分步进给量0.5mm,加工前和加工后各延时5s,加工电压为18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7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