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毛羊绒杀菌手洗液的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4902.6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4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83 | 分类号: | C11D1/83;C11D3/20;C11D3/22;C11D3/32;C11D3/37;C11D3/38;C11D3/382;C11D3/48;C11D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羊毛 羊绒 杀菌 手洗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洗衣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提取物、微生物菌群、洗衣用的一种羊毛羊绒杀菌手洗液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山羊绒是高级动物纤维,被誉为“纤维钻石”和"软黄金"。山羊绒纤维表面是由很多的鳞片构成的,比较娇气,所以对洗涤过程的要求极高。如若方法不当,将会使得羊绒织物绒面毡化,破坏羊绒织物外观乃至缩短羊绒制品的使用寿命,因此,使用专业的“羊绒专用洗剂”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之处,而研制一种杀菌、抑菌去异味效果显著,洗后衣物质地柔软色彩亮丽自然的羊毛羊绒杀菌手洗液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羊毛羊绒杀菌手洗液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它由透明质酸粉、聚谷氨酸、芳樟醇、茶皂素、神经酰胺、 芦芭油、天麻油、百合提取液 、AES、 益生菌群、丹皮酚、矢车菊提取液、柠檬酸、海藻糖、双硬脂酸酯 、多库酯钠、酵素、醋酸、香、水混合配制而成,其配制方法如下:
a、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透明质酸粉 0.8-0.9%聚谷氨酸 1-1.1% 芳樟醇 0.5-0.6%
茶皂素 0.6-1.2%神经酰胺 1.6-1.9% 芦芭油 1.5-1.6%
天麻油 0.3-0.6%百合提取液 1.7-2.1% AES5.4-7.6%
益生菌群 2.2-3.2%丹皮酚 1.6-1.8% 矢车菊提取液 1.7-1.8%
柠檬酸 1.2-1.7%海藻糖 1.7-1.9% 双硬脂酸酯 0.7-0.9%
多库酯钠 0.4-0.6%酵素 2.6-3.2% 醋酸 1.2-1.4%
香 1.4-1.7%水 64.2-71.9%
b、配制工艺:
本发明羊毛羊绒杀菌手洗液是按上述重量百分比配齐,混合制成。其步骤:将具有除菌作用的透明质酸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聚谷氨酸、芳樟醇、茶皂素高速搅拌35.6分钟,并配以神经酰胺、 芦芭油、天麻油、百合提取液 、AES、 益生菌群、丹皮酚,加热恒温在33.9°C左右均质搅拌17.6小时后,将容器恒温在33.9°C左右密封发酵35.5小时,再加入矢车菊提取液、柠檬酸、海藻糖、双硬脂酸酯 、多库酯钠、酵素、醋酸、香高速搅拌17.5小时,杀菌、抑菌去异味效果显著,然后恒温在33.9°C左右容器内静置28.5小时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
根据羊绒纤维及羊绒织物的特性,纯中性洗涤剂,杀菌、抑菌去异味效果显著,洗后衣物质地柔软色彩亮丽自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羊毛羊绒杀菌手洗液主要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透明质酸粉0.8-0.9%、聚谷氨酸1-1.1%、芳樟醇 0.5-0.6%、茶皂素 0.6-1.2%、神经酰胺1.6-1.9%、芦芭油 1.5-1.6%、天麻油 0.3-0.6% 、百合提取液 1.7-2.1%、AES 5.4-7.6%、益生菌群 2.2-3.2%、丹皮酚1.6-1.8%、矢车菊提取液 1.7-1.8%、柠檬酸 1.2-1.7% 、海藻糖1.7-1.9%、双硬脂酸酯 0.7-0.9%、多库酯钠0.4-0.6%、酵素 2.6-3.2%、醋酸 1.2-1.4%、香 1.4-1.7%、水64.2-71.9%,将具有除菌作用的透明质酸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聚谷氨酸、芳樟醇、茶皂素高速搅拌35.6分钟,并配以神经酰胺、 芦芭油、天麻油、百合提取液 、AES、 益生菌群、丹皮酚,加热恒温在33.9°C左右均质搅拌17.6小时后,将容器恒温在33.9°C左右密封发酵35.5小时,再加入矢车菊提取液、柠檬酸、海藻糖、双硬脂酸酯 、多库酯钠、酵素、醋酸、香高速搅拌17.5小时,杀菌、抑菌去异味效果显著,然后恒温在33.9°C左右容器内静置28.5小时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4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