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热源电饭煲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05144.X 申请日: 2017-01-04
公开(公告)号: CN10672475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王晨;王克政 申请(专利权)人: 王晨;王克政
主分类号: A47J27/00 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4;A47J36/24;A47J36/00;A47J36/02
代理公司: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代理人: 詹仲国
地址: 528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智能 热源 电饭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中高端电饭煲的核心技术是发达国家早年采用的IH电磁加热技术。电磁污染环境,是微电子世界的干扰源,尤其低频磁泄露是人体神经系统的破坏源,世卫组织是达成共识的。IH电磁加热技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通过多级线圈,产生磁场实现了对局部磁性材料的电磁涡流加热,是磁力线切割涡流加热,不是立体热源。IH加热技术消耗大量的铜资源,污染清洁环境。加之,发达国家的电子控温技术相对落后。有些产品为达到立体加热的目的,在锅盖上设置湿度比很高的饱和蒸气喷口,饱和蒸汽加热很难满足多功能的烹饪需求。例如:煮粥采用沸腾翻滚,米饭则不需要沸腾翻滚控制技术。底部电磁热源作用锅底加热米中水,产生蒸汽,蒸汽上升与顶部蒸汽热源对持,在食物中形成水涡。设计不仅缺乏合理性,而且多余,是伪立体加热。在国外,国内的企业采用电磁加热技术做成电磁千帕锅、百千帕锅,其主要采用的是胆内压力控温方式。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还在使用的经济型电饭煲加热盘是铝包裹着电热管,加热盘把热量传递给晶钢热胆底部,间接传热热阻大,除温度场不均匀,热效率低,无法立体加热。市场流行的电饭煲使用的所谓精钢热胆是合金铝材拉制而成,内部涂有一层不粘锅材料。高温下铝元素易溢出被人吸收,促使细胞老化,影响身心健康已是共知。

欧美、香港等市场流行的所谓国外电饭煲,除IH电磁电饭煲外,热源同样是电热管浇铸成铝发热盘,用接触传热的方法加热食品,热胆和发热盘是凸或凹接触传热,热源不均匀,热效果差又耗电。铝发热盘易结垢,铝离子高温易分解、溢出,高温下电热管、铝材热膨胀不均,产生空隙埋下安全隐患。

因此,为科学合理烹饪食物,必须在合适的温度下,瞬间均匀、迅速地加热食物。但是,使用上述烹饪方法,难于满足最佳烹饪条件,保持烹饪食物原汁原味,因为最佳烹饪温度和压力需要得到优选,需要提高温控精度,需要真的立体热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制造成本低、热效率高、温度场均匀、热性能优良,而且控制精度和灵敏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实现多温区梯度设置,高效运作的智能热源电饭煲。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热源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容纳有热胆的外箱体、微电脑控制系统、与外箱体连接的上盖,上盖设置有加热器,热胆的底部和外侧制备有PTCR-xthm稀土厚膜集成电路,热胆和外箱体之间有电连接接头,使热胆插入箱体即可通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热胆上的PTCR-xthm稀土厚膜集成电路外部制备有保护、绝缘用硅晶树脂保护层,具有绝缘和隔热双重作用,该硅晶树脂保护层高温热性能、强度及安全性能优良,连续使用不龟裂、不变形,表面不结露,模压成型的硅晶树脂保护层外观酷视金属,色彩多样化,可定制。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加热器采用PTCR-xthm稀土厚膜集成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外箱体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定量水箱、定量供水装置,定量供水装置设置在定量水箱与热胆之间,以稳定向热胆供给定量水以产生饱和蒸汽、过热蒸汽;使供水、蒸发、过热、烹饪、排气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定量供水装置为定量杯、电磁脉冲水泵、变频水泵、电子精密流量微电脑控制系统中的一种,定量供水装置形式,根据系统饱和蒸汽温度控制精度要求由市场和用户选择。

进一步地,定量供水装置采用系统动态平衡供水方式,方法是在热胆与外箱体之间设置热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装置,根据过热蒸汽温度、压力反馈控制脉冲水泵,进而控制烹饪食物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微电脑控制系统根据集成电路的R-T特性和反馈讯号控制水温、饱和蒸汽、过热气体温度,将烹饪温度控制在食材所需要的最佳温度点。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接头设置在热胆的底部,为隐蔽电极密封插头,外箱体设置有与隐蔽电极密封插头接插配合的插座,使用时将热胆插入外箱体即可。

进一步地,内胆设置有不锈钢或Al-CU+抑菌铜复合材料的绝缘层,PTCR-xthm稀土厚膜集成电路制备在绝缘层上,水电分离,安全可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晨;王克政,未经王晨;王克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5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