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5257.X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明;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国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54;C10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朋晓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进气口 尾气处理装置 反应炉 还原室 三段式 炭化炉 氧化室 尾气进气管 冷却室 排气口 氮氧化合物 低温炭化炉 高温炭化炉 液体喷雾器 供气风机 排放标准 排气烟囱 依次连接 反应室 排气管 氰化氢 燃烧机 去除 尾气 | ||
1.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段式反应炉(4),所述三段式反应炉(4)包括依次连接的还原室(21)、冷却室(22)及氧化室(23),所述还原室(21)连接燃烧机(14),还原室(21)设有第一尾气进气口与第二尾气进气口,所述第一尾气进气口通过第一尾气进气管(1)连接高温炭化炉(19),所述第二尾气进气口通过第二尾气进气管(2)连接低温炭化炉(20),所述氧化室(23)连接供气风机(11),氧化室(23)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气管(29)连接排气烟囱(8),所述冷却室(22)连接液体喷雾器(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气进气管(1)与第二尾气进气管(2)分别通过第一支管(27)与第二支管(28)连接旁通管(3),所述旁通管(3)连接排气烟囱(8),所述第一尾气进气管(1)、第二尾气进气管(2)靠近所述第一尾气进气口、第二尾气进气口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尾气入口通断阀(15)与第二尾气入口通断阀(16),所述第一支管(27)、第二支管(28)分别设有第一尾气旁通阀(17)与第二尾气旁通阀(18),所述旁通管(3)连接旁通风机(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9)与所述排气口的连接处设有波纹膨胀节(5),所述排气管(29)上依次设有高温换热器(6)、低温换热器(7)及系统送风机(9),所述高温换热器(6)的热端入口连接所述波纹膨胀节(5),热端出口连接所述低温换热器(7)的热端入口,冷端入口连接车间送风机(13),冷端出口连接车间进气室(26),所述低温换热器(7)的热端出口连接系统送风机(9)的入口,冷端入口连接助燃风机(10),冷端出口连接所述燃烧机(14),所述系统送风机(9)的出口连接排气烟囱(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气入口通断阀(15)、第二尾气入口通断阀(16)、第一尾气旁通阀(17)、第二尾气旁通阀(18)及旁通风机(12)分别连接PLC。
5.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高温炭化炉(19)与低温炭化炉(20)产生的尾气分别通过第一尾气进气管(1)与第二尾气进气管(2)进入还原室(21),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氰化氢及氨气发生还原反应,分解生成氮气、氢气、一氧化碳、水;
步骤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尾气进入冷却室(22),液体喷雾器(25)向冷却室(22)内喷洒水喷雾,水汽化过程吸收尾气中的热量,使尾气温度降低;
步骤三、经步骤二处理后的尾气进入氧化室(23),供气风机(11)开启,向氧化室(23)内注入空气,步骤一反应生成的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步骤一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步骤一中未反应完的碳氢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及二氧化碳,经氧化室(23)处理后的尾气经排气烟囱(8)排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还原室(21)内尾气的温度为1200℃-1300℃,所述步骤二中冷却室(22)内的尾气的温度为750℃-760℃,所述步骤三中氧化室(23)内的温度为800℃-98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炭化炉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尾气在所述还原室(21)内的停留时间为1s-2s,尾气在所述氧化室(23)内的停留时间为1s-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国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恩国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52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气污染控制预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