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加工车间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5829.4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锋;周旭光;董琦荣;徐成功;史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B1/343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代宇琛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加工 车间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地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移动式加工车间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现场需要用于进行钢筋、模板加工及格构柱制造的加工车间。现有技术的加工车间一般是搭设的工棚式结构。
现有技术的加工车间存在几个缺陷。首先,现有技术的加工车间是整体固定式的,为满足遮盖住钢筋、钢管、格构柱等长条形构件,加工车间的长度必须做的较大,这样,要向车间内吊运较长的钢管、钢筋等构件时,吊装过程会比较麻烦,吊装构件很容易就和车间的侧壁发生碰撞,甚至造成损坏;同理,将车间中已经加工好的长条形构件吊运出来的过程也同样繁琐费力;而且,由于上述加工车间是固定式的,占地面积也是固定的,该车间闲置不工作时,也会挤占本来就紧张的工地面积。况且,现有技术的棚式结构缺乏保护,刮风、下雨、日晒难于避免,施工环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得将构件吊入或吊出车间的过程均方便快捷、闲置时能缩小占地面积的移动式加工车间。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加工车间,它包括至少两个不同尺寸的车间单体,每个车间单体包括一个顶棚、两个侧壁和两条滑轨,顶棚两侧固定在两个侧壁顶端,每个侧壁下方设有滚轮,每个侧壁的滚轮位于同一条滑轨上;小的车间单体能容置在大的车间单体内。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得将构件吊入或吊出车间的过程均方便快捷、闲置时能缩小占地面积的移动式加工车间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加工车间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包括:
需要将构件吊入时,沿滑轨推移车间单体,使得加工车间整体收缩,各个车间单体相互重叠,将构件前端吊入,再推移复位车间单体,使得加工车间拉伸复位,将构件整体覆盖;
需要将构件吊出时,沿滑轨推移车间单体,使得加工车间整体收缩,各个车间单体相互重叠,使构件一部分露出,将构件吊走。
本发明移动式加工车间及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首先,在吊入时,推移车间单体,整体收缩加工车间,就可以很方便的将长条形构件的一部分吊入,然后再展开加工车间,覆盖住构件其余部分即可,相比现有技术将构件整体完全吊入狭长的加工车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明显方便快捷省力,吊入过程中构件也不容易和加工车间发生触碰,避免损坏构件;同理,需要吊出时,先整体收缩加工车间,有效减少了构件室内吊运的距离,自然就便捷了吊出过程;而且,在加工车间闲置时,也可以使其整体收缩,减少占地面积,缓解工地用地紧张。
作为改进,侧壁为框架式侧壁,侧壁包括多根立柱和一根底横梁,全部立柱下端与底横梁上表面固定,而滚轮安装在底横梁下表面,每两根相邻立柱之间设有交叉斜撑;两侧壁相互对应的两根立柱之间固定有一榀桁架,顶棚固定在桁架上,上述结构,材料耗费较少、但强度和牢固度高、制造装配均快捷方便。
作为优选,车间单体为三个,中间的车间单体最大,前面的车间单体第二大而后面的车间单体最小,三个车间单体均能移动到重叠位置且中间的车间单体能包容其他两个车间单体,这样,该车间可以整体收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减少了三分之二的室内吊运距离,且减少了三分之二的闲置时占地面积。
作为改进,每根滑轨的两端均设有止位挡板,这样,能有效控制各个车间单体的运行轨迹和起始点位置,避免车间单体之间脱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5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机入口封签包装外观质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箱开口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