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脱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5848.7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友;刘崇宁;贺庆强;田亚敏;毕晓东;赵路豪;李天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喉管 天然气 碱性溶液 天然气脱硫系统 旋流装置 液体回收 喷嘴喷 喷射 天然气进气管 硫化物污染 喷射引流器 天然气处理 天然气脱硫 硫化物 引流 充分混合 碱性物质 碱性液体 气液分离 外输管线 循环利用 中和反应 喷嘴 出气口 扩散管 脱硫率 旋流器 循环管 脱硫 水泵 输出 | ||
1.一种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脱硫系统包括循环管、喷射引流器、水泵、控制阀、气液分离罐、液体回收池、液体隔板、旋流装置组、溢流管、气体隔板、除雾器、天然气外输管线、二级检测器、含硫分析仪、一级检测器和天然气进气管;所述喷射引流器包括喷射外壳、喷嘴、喉管、扩散管,所述喷射外壳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天然气进气管连接,所述出口为锥形结构,所述出口的小端与所述喉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出口靠近所述喉管的位置;所述扩散管为锥管,所述扩散管包括扩散管大端和扩散管小端,所述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扩散管小端相连接,所述扩散管大端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旋流装置组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罐内部,所述旋流装置组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气体隔板、所述旋流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有液体隔板,所述溢流管设置在所述气体隔板和所述液体隔板之间,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下端出口设置在所述液体回收池内,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上端与所述天然气外输管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入口与所述液体回收池通过管线相连接,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水泵和所述液体回收池之间的连接管线上,所述控制阀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水泵和所述液体回收池之间的连接管线,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喷嘴通过所述循环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装置组、所述液体隔板、所述气体隔板、所述溢流管、所述除雾器均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罐内部,所述旋流装置组包括至少一个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出液口位于所述液体隔板的下方,所述旋流器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气体隔板的上方,所述除雾器设置在所述旋流器的出气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隔板和所述液体隔板均焊接在所述气液分离罐内壁上,所述旋流器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罐、所述气体隔板、所述液体隔板相互配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装置组包括7个相互并联的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包括圆柱段和圆锥段,所述圆柱段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圆锥段包括圆锥大端和圆锥小端,所述圆锥大端与所述圆柱段相连接,所述圆锥小端设置有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相互并联的旋流器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结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天然气进气管内,所述一级检测器与所述含硫分析仪相连接,所述二级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天然气外输管线内部,所述二级检测器与所述含硫分析仪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所述除雾器是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圆形网带,所述水泵为离心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回收池储存有碱性溶液,所述碱性溶液可以与天然气中的硫化物发生中和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的锥度小于4:3,所述喉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扩散管长度的一半,所述扩散管的锥度大于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58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