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运动的驱动装置、取放器单元以及移载作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479.3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4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2 | 分类号: | B25J9/02;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运动 驱动 装置 取放器 单元 以及 作业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运动的驱动装置、取放器单元以及移载作业设备,该驱动装置是在一驱动源连结装设一传动齿轮,一对置件具有第一表面侧及第二表面侧,该对置件的第一表面侧设有线性齿型皮带,该对置件的周侧则抵靠于一承靠件,并使该传动齿轮与该对置件的第一表面侧的线性齿型皮带啮合,而可于该传动齿轮转动时带动作线性运动;如此,利用该传动齿轮与线性齿型皮带的啮合传动,不仅可在确保线性运动的可靠度下,有效降低配置成本及消除传动噪音,且可有效补偿啮合传动所需的精度要求及累积的组装误差,达到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及提升使用寿命的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仅可在确保线性运动的可靠度下,有效降低配置成本及消除传动噪音,且可有效补偿啮合传动所需的精度要求及累积的组装误差,达到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及提升使用寿命的线性运动的驱动装置及其应用的取放器单元、移载作业设备。
背景技术
按,线性运动是自动化作业设备非常基本的运动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以电子元件测试分类机的取放器单元来说,该取放器单元具有一可沿着第一滑轨10作第一水平向(X轴向)线性运动的移动臂11,该移动臂11上方则装设一可由第一马达12驱动的第一传动皮带13,一连结于第一传动皮带13上的第一滑座14,可由第一传动皮带13带动沿着第二滑轨15于移动臂11上作第二水平向(Y轴向)的线性运动,另该第一滑座14上系装设有可由第二马达16驱动的第二传动皮带17,一连结于第二传动皮带17上的第二滑座18连结有第一取放器19,并可由第二传动皮带17带动沿着第三滑轨20于第一滑座14上作垂直向(Z轴向)的线性运动,另一可由第三马达21驱动的第三传动皮带22,一连结于第三传动皮带22上的第三滑座23连结有第二取放器24,并可由第三传动皮带22带动沿着第四滑轨25于第一滑座14上作垂直向(Z轴向)的线性运动;由上述说明可以获知,第一取放器19或是第二取放器24的第二水平向(Y轴向)线性运动及垂直向(Z轴向)线性运动都是利用马达及皮带轮组作为驱动装置。请参阅图2所示,再以电子元件测试分类机的载送器单元来说,该载送器单元以马达30驱动传动皮带31,而带动连结于传动皮带31上的滑座32沿着滑轨33作水平向(X轴向或是Y轴向)的线性运动,该滑座32分别设有供承置电子元件的第一载台34及第二载台35,进而以水平向的线性运动载送电子元件;由上述说明可以获知,第一载台34或是第二载台35的水平向线性运动也是利用马达及皮带轮组作为驱动装置。
根据前述的说明,电子元件测试分类机不论是取放器单元或是载送器单元,其线性运动都是利用马达及皮带轮组作为驱动装置;然而,以马达及皮带轮组作为线性运动的驱动装置会有以下的缺点:
1.该皮带轮组由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及一环圈状的挠性传动皮带所组成,就零组件的配置成本而言,二皮带轮加上环圈状的挠性传动皮带是会造成使用较多零组件的配置成本。
2.环圈状的挠性传动皮带除了与主动皮带轮及从动皮带轮接触的部位具有确动性外,其他二侧皮带的部位因具有可挠性且没有可供抵靠的平面,因此在传动定位上的可靠度较低。
为了改善前述马达及皮带轮组作为线性运动的驱动装置的缺点,已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齿轮齿条作为驱动装置,齿轮齿条相较于皮带轮组,除了不须配置从动皮带轮及整个环圈状的传动皮带外,且因齿条为硬质材料而不会挠曲,使得在传动定位上具有较佳的可靠度;然而,以齿轮齿条作为线性运动的驱动装置也仍存有以下的缺点:
1.由于该齿轮齿条都为硬质材料,因此在啮合传动时容易因碰撞产生噪音。
2.齿轮齿条的啮合除了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精度的要求外,且整体累积的组装误差也有较高精度的要求,因此需要较高的制作成本。
3.齿轮齿条的啮合必须存在有微量的齿隙,才能使啮合传动较为顺畅,然而就长期使用而言,二硬质材料间的碰撞便容易造成磨耗使齿隙不断扩大,除了影响定位上的准度外,且很快的就会超出允许的误差值范围,而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用上体前胸助力机构
- 下一篇:自适应快速抓取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