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扒谷机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7494.X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阳;曹阳;吴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2D3/02;B62D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周明飞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扒谷机 转向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扒谷机转向装置,包括:驱动转轴,其包括前驱动转轴和后驱动转轴,驱动转轴两端设置有蜗杆,并包括套设在驱动转轴上的内螺纹直齿轮;机体支撑叉,其可旋转支撑在轮轴上,机体支撑叉顶部设置有涡轮,涡轮与蜗杆啮合;前作用力杆,其一端设置有第一齿条,并与内螺纹直齿轮啮合,用于驱动前驱动转轴旋转;后作用力杆,其一端设置有第二齿条,并与内螺纹直齿轮啮合,用于驱动后驱动转轴旋转,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前作用力杆的另一端;方向盘,其可旋转式设置在前作用力杆顶部,用于驱动所述前作用力杆前后移动,本发明能够使扒谷机以任意角度行驶,最大可达到横向行驶,减少扒谷机移动次数,方便扒谷机的移动,并提供一种扒谷机转向装置控制方法,以防止转向过快,发生侧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扒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扒谷机转向装置和一种扒谷机转向装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与发展,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库存严重,发展粮食现代化物流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内容是推进粮食由包粮运输向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的变革,而我国的粮食现代物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粮库粮仓出仓机械化程度不高。如何提高粮库粮食出仓的机械化、自动化、系统化,如何提高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减轻劳动力、改善作业环境更加重要。扒谷机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农用机械之一,用于散粮收装倒仓、粮库使用时与输送机配合,还可以堆囤、装车,节省劳动力,操作方便,是房式仓库散装粮食在发放、运转、倒仓、打包等作业中不可缺少的装运设备。
相较于过去50年,现有的扒谷机功能有了大步提升,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国储备粮库、加工企业的作业流程还没有高度机械化、现代化。现有的螺旋扒谷机械在功能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主要表现在:扒谷机转向系统单一,扒谷机只能直线行走来扒谷,限制了其活动范围,移动不方便,移动次数多;在仓房内由于受到平房仓内粮堆的限制,行走区域受到限制,扒粮范围小,不能任意角度移动,影响扒谷机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机动性能差,辅助工作量大、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现代粮库的作业要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扒谷机转向装置,能使扒谷机任意角度行驶,最大可达到横向行驶,减少扒谷机移动次数,方便扒谷机的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扒谷机转向装置控制方法,给出方向盘输入转角与转向角的关系式,减小机械结构带来的转向误差,能够有效防止扒谷机侧倾。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扒谷机转向装置,包括:
前驱动转轴,其两端设置有第一蜗杆,所述前驱动转轴上还设置第一直齿轮;
后驱动转轴,其两端设置有第二蜗杆,所述后驱动转轴上还设置第二直齿轮;
机体支撑叉,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前驱动转轴和后驱动转轴的两端,并且顶部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
前作用力杆,其一端设置有第一齿条,并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用于驱动前驱动转轴旋转;
后作用力杆,其一端设置有第二齿条,并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用于驱动后驱动转轴旋转,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前作用力杆的另一端;
方向盘,其连接前作用力杆,用于驱动所述前作用力杆前后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直齿轮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驱动转轴上设置有外螺纹,以使所述内螺纹直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转轴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齿轮固定件,其固定在所述内螺纹直齿轮两端,用于阻止所述内螺纹直齿轮随所述驱动转轴轴向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前作用力杆中间位置为齿条结构,并与设置在所述方向盘底部的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