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7574.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伟;吕炜;张颖异;白晨光;胡凯;李生平;范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1B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还原 钛铁矿 粉末 制备 高钛渣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其利用预氧化含钛铁矿物粉末后进行气基还原,然后熔分得到生铁和高钛渣产品,与传统电炉冶炼钛渣工艺相比,能够在较低的900~1300℃的温度环境下还原1~5小时后在1500~1600℃的温度下熔分15~25分钟得到高钛渣产物,综合能耗更低,效率更高,降低了成本,达到了高效低耗低成本分离生铁和钛渣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对铁元素的金属化回收率,也使得得到的高钛渣的品位更高;由此,本发明为生产高钛渣提供了一种新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高钛渣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昂、能耗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过去的几十年,世界各国致力于开发新的低成本钛冶炼工艺。储量丰富的钛铁矿是金属钛或钛白粉生产的主要原料,但其品位低,必须先经过富集处理为品位较高的富钛料。可见,富钛料的制备已成为钛工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对钛铁矿的利用主要是采用电炉熔炼法,该方法首先将钛铁矿与煤或焦炭在电炉中熔炼,电炉加热至1700℃以上,冶炼8个小时左右使钛铁矿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在炉中实现渣铁分离,从而获得生铁和高钛渣,由于还原温度高、时间长,因此综合能耗较高。并且,由于在炉中实现渣铁分离,为了保证所得渣料的流动性,必须保持渣中含有持8~12%的FeO,一方面使得所得高炉渣的品位偏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铁元素的金属化率不足,影响了对铁元素的回收率。可见,传统的电炉冶炼工艺制备高钛渣的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成本高、能耗大等诸多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的高钛渣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以解决现有电炉冶炼工艺制备高钛渣存在的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昂、能耗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钛铁矿物原料进行破碎处理,得到含钛铁矿物粉末备用;
2)对含钛铁矿物粉末进行氧化处理,得到含钛铁矿物粉末氧化物;
3)将所得的含钛铁矿物粉末氧化物放入还原炉中,并向还原炉内持续通入还原性气体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在900~1300℃的温度下进行还原,还原时间为1~5小时,并在还原处理过程中回收尾气;
4)还原完成后,将还原后所得的高钛渣粗品转入至熔分炉中,并向熔分炉内加入熔融催化剂后持续通入防氧化保护气体,在1500~1600℃的温度下进行熔分,熔分时间为15~25分钟,分离得到生铁和高钛渣产品。
上述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含钛铁矿物原料为钛精矿、钛铁矿、钛铁精矿或钒钛磁铁矿,且其中TiO2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30%。
上述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要求破碎所得钛铁矿物粉末中粒度在小于100目的颗粒占总重量的60%以上。
上述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对含钛铁矿物粉末在温度为600~1100℃的氧化气氛环境中进行氧化处理,氧化时间为20~80分钟,且氧化气氛环境中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占20%以上。
上述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采用的还原性气体为CO、H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气体,或者为页岩气、天然气、煤气、沼气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