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往后让位的后排座椅折叠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9255.8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徐汇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0 | 分类号: | B60N2/20;B60N2/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31280 | 代理人: | 乐卫国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往后 让位 后排 座椅 折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座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的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座椅,其后排座椅因车身空间狭小,导致后排靠背在翻折时,会使得头枕和前排靠背发生干涉,后排座椅靠背无法正常放倒,故此,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或取下头枕后再放倒后排靠背;或将头枕调节至最低位置后再放倒,这种方法仅限L型头枕;或设置头枕具有自动翻折功能。
上述第一种解决方案操作麻烦、取下的头枕无合适的固定处,易丢失;第二种方案只针对于L型头枕有效,在使用头枕时,靠背顶端会出现一个L型的凹槽,外观性差;第三种方案成本高。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后排靠背的翻折机构所存在的操作麻烦、适用性差和成本高等缺陷,提出一种操作简便、进退自如、机动灵活且外观优美的后排座椅靠背翻折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可以往后让位的后排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是,折叠结构由两个铰链四杆机构复合构成,其中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由机架一、连架杆一、连杆一和连架杆二依次铰接构成,机架一与座椅底座固定连接,连杆一与座椅靠背的支架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个铰链四杆机构由机架二、连架杆二、连杆二和连架杆三依次铰接构成,机架二与机架一固定连接为一体,连杆二的后端与连架杆二的上端以及连杆一的前端铰接连接,连杆二的前端与连架杆三的上端铰接连接。
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架杆二与第二个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架杆二为同一件零件,如此,则第二个铰链四杆机构的动作就由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所控制,故称为复合铰链四杆机构,其中连杆一为原动构件。在往前下方翻转搬动座椅靠背的同时,即搬动连杆一,也将整个座椅往后让位,使得其前头腾出空间,可以容纳头枕。
优选方案,两个铰链机构都为双摇杆机构。所谓双摇杆机构即除机架和连杆外,其余两构件均为摇杆,故称为双摇杆机构。
优选方案,在第一个铰链四杆机构中,连架杆一为最长构件,连杆一为最短构件,且连架杆二与连杆一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连架杆一的长度。
优选方案,所述折叠结构在座椅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各设有一套。
优选方案,连杆二的上表面与座椅垫框架固定连接。
优选方案,座椅靠背上设置有锁定机构。
优选方案,设机架一的长度为a,连架杆一的长度为b,连杆一的长度为c,连架杆二的长度为d,其中a=b,且d2=a2+ac+c2。所述长度皆指同一构件上两个铰链孔之间的距离,当连架杆一与连杆一成一直线时,连架杆一与机架一的夹角恰为60°,使座椅靠背与竖直方向的后倾角为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两个铰链四杆机构复合构成,操作简便、进退自如;
2、无论何种结构的头枕都可应用,适用性强,独立操作,不另占空间,避免干涉;
3、复合铰链四杆机构,动作连贯,外形优美;
4、配有锁定机构,机动灵活;
5、结构简单,连杆机构加工量少,制作容易。
6、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初步动作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座椅靠背翻转至前端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机架一1;连架杆一2;连杆一3;连架杆二4;座椅靠背5;机架二6;连杆二7;连架杆三8;头枕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徐汇分公司,未经麦格纳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徐汇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播种轮
- 下一篇:一种非圆齿轮‑斜齿轮钵苗Z字形宽窄行移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