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ANF作为标记物的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产品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09432.2 申请日: 2017-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6645725B 公开(公告)日: 2018-07-24
发明(设计)人: 沈玉先;吴正升;李红;李庆;沈玉君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574 分类号: G01N33/574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230032***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manf 作为 标记 肝细胞 肝癌 胆管 细胞 鉴别 产品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基于MANF作为标记物的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产品及方法。本发明提供了检测MANF表达量的系统在制备鉴别或辅助鉴别肝细胞肝癌患者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将MANF作为标记物,通过检测MANF在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鉴别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建立有效地鉴别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手段和指标,其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74.7%,为进行针对性合理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基于MANF作为标记物的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产品及方法。

背景技术

肝脏占位性病变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恶性肿瘤可以是转移的或原发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主要类型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er carcinoma,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手术后患者进行病理学诊断的原则主要根据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的组织学检查和患者临床检查等做出。由于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形态相近、免疫表型交叉,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常常出现困难;另一方面,两者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均不同,肝内胆管细胞癌发展更快,预后更差,需要更好地区别两类肿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现有鉴别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标记物有AFP/CA199/Hep Par1/CK19等,但是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目前在临床诊疗中应用价值有限,往往难以解决病理诊断问题。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分泌性蛋白在细胞内进行折叠、修饰和组装的场所,这些加工过程是分泌性蛋白在分泌前进行功能成熟所必需的。在进化过程中,真核细胞形成了一个严格的质控系统,以确保内质网输出的蛋白具有正常的功能。而那些非折叠或错误折叠的多肽及没有组装好的蛋白将滞留在内质网,然后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被清除,这就是所谓的内质网相关的蛋白降解。一旦聚集在内质网的非折叠蛋白超过内质网的负荷能力,将会引起内质网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内质网应激(ER stress)。最近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肿瘤及阮病毒病等。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MANF)基因是沈玉先等通过微阵列技术从30000个基因中筛选出来的对内质网应激最显著的基因。该基因最初发现时被认为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但后来的研究发现,MANF基因的这种突变属于正常基因的多态性,而非肿瘤所特有。但Petrova等在体外传代的大鼠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了MANF,且MANF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选择性的促生长作用。重组人MANF可选择性地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促进其存活,在低剂量时作用优于神经营养因子GDNF。研究发现MANF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内,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内MANF含量很低,当细胞遭受应激刺激时,细胞内MANF表达显著升高。MANF作为一种被内质网应激诱导表达的分泌性蛋白,它的水平增加可能是机体在遭受各种应激包括炎症刺激时所做出的一种防御机制,它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神经细胞,在内质网应激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可能具有更广泛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地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检测MANF表达量的系统在制备鉴别或辅助鉴别肝细胞肝癌患者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产品中的应用。

在上述应用中,所述检测MANF表达量的系统可包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ANF表达量所需的试剂和/或仪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未经安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