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槐米渣和花生壳制作的杏鲍菇栽培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9490.5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和记低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槐米 花生壳 杏鲍菇栽培 杏鲍菇 用料 玉米粉 栽培杏鲍菇 重量份配比 碳酸钙 氮源材料 蔗糖 制作 生产成本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槐米渣和花生壳制作的杏鲍菇栽培料,其用料及用料重量份配比为:槐米渣9‑11,花生壳70‑80,玉米粉3.5,蔗糖1,碳酸钙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为栽培杏鲍菇找到了一种新的价廉物美的碳源和氮源材料,降低了杏鲍菇的生产成本,为杏鲍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料,具体是一种用槐米渣和花生壳制作的杏鲍菇栽培料。
背景技术
公知,食用菌的生长需要碳源和氮源,碳源主要是提供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能量,主要是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糖等;氮源主要是形成食用菌的细胞结构。传统的杏鲍菇栽培料,碳源多用杂木、杂木屑、棉籽壳等,氮源多用麸皮和米糠等,这些原料的来源少,不利于食用菌的发展。
经上网查询,尚未见有用槐米渣和花生壳制作的杏鲍菇栽培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槐米渣和花生壳制作的杏鲍菇栽培料。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槐米渣和花生壳制作的杏鲍菇栽培料,其用料及用料重量份配比为:
槐米渣9-11
花生壳70-80
玉米粉3.5
蔗糖1
碳酸钙0.8。
配方中所述槐米渣是成熟的槐米鲜品,经精选、粉碎,用直接蒸气法提取芦丁后,再经降碱处理,烘干而成。槐米渣氨基酸含量仅次于豆饼,优于小麦,含氮量在6%以上,还有磷、钾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传统用法是作为肥料或饲料添加剂,其实它还是很好的食用菌氮源材料,最好是在栽培食用菌后再作肥料或饲料。
所述的花生壳是剥离花生仁剩余的花生外壳,经晒干、粉碎成碎片而成,花生壳中干物质占90%,粗蛋白5-7%,粗纤维素66-80%,半纤维素10%,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上述用槐米渣和花生壳制作的杏鲍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槐米渣和花生壳分别晒干、粉碎成碎细片,备用;
2.将粉碎后的花生壳用3%的石灰水预湿8-12小时;
3.将预湿后的花生壳与槐米渣、玉米粉、蔗糖和硫酸钙混合均匀,使含水量在60-63%;
4.装袋,杀菌即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为栽培杏鲍菇找到了一种新的价廉物美、原料来源丰富的栽培料,降低了杏鲍菇的生产成本,为杏鲍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用槐米渣和花生壳制作的杏鲍菇栽培料,其用料及用料重量份配比为:
槐米渣10
花生壳75
玉米粉3.5
蔗糖1
碳酸钙0.8。
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槐米渣和花生壳分别晒干、粉碎成碎细片,备用;
2.将粉碎后的花生壳用3%的石灰水预湿12小时;
3.将预湿后的花生壳与槐米渣、玉米粉、蔗糖和硫酸钙混合均匀,使含水量在60-63%;
4.装袋,杀菌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和记低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和记低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