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品尺寸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9549.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石纯龙;许方细;刘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尺寸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产品尺寸的视觉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机械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检查,例如产品各种外观尺寸检查、产品印刷质量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条码和字符识别等。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连续大批量生产、对外观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这种带有高度重复性和智能性的工作是由肉眼来完成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对微小尺寸的精确快速测量、形状匹配以及颜色辨识等,依靠肉眼根本无法连续稳定地进行,其它物理量传感器也难以胜任。且人为单独测量耗时长、效率低,检测误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合格率,测量多个尺寸时速度更慢,这种人工检测的方式会导致产品成本高、品质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产品尺寸进行自动检测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品尺寸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系统初始化,提供至少二取像装置;
步骤二:预设所述至少二取像装置的坐标;
步骤三:对一产品标准件增加检测尺寸的检测位置;
步骤四:驱动至少二取像装置以分别对应产品标准件待检测位置的至少两端点;
步骤五:取像装置拍摄得到待检测位置至少两端点的坐标,根据端点的坐标值计算检测尺寸大小,得到检测尺寸的标准数值;
步骤六:提供一待检测件需检测的尺寸,并驱动该检测尺寸对应检测位置至少两端点的取像装置;
步骤七:取像装置拍摄得到待检测尺寸对应位置至少两端点的坐标,根据端点坐标值计算待检测件检测尺寸的大小,并与对应检测尺寸的标准数值进行比对。
其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尺寸标准数值的基础上预设一误差范围值X,如果待检测件检测尺寸的大小与对应检测尺寸的标准数值的误差范围值X以内,则待检测件合格,否则,待检测件不合格。
其中,所述步骤五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对检测尺寸标准数值进行参数优化,形成检测尺寸标准参数,如果待检测件检测尺寸的大小与对应检测尺寸的标准参数的误差范围值X以内,则待检测件合格,否则,待检测件不合格。
其中,所述参数优化为轮廓索引优化。
其中,所述参数优化为对比度优化。
其中,所述参数优化为图像平滑优化。
其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保存检测尺寸标准参数及误差范围值X。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双取像装置原理对产品的各类尺寸进行测试,使得测试结果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产品尺寸自动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产品尺寸检测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主要用于测试产品的各种尺寸,如测量手机的电源孔长宽、音量键长宽、背面天线缝宽度、SIM孔长宽、以及整个产品的内长和内宽等尺寸,为使检测的结果更精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于采用至少两个取像装置联合测量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00:系统初始化,提供至少二取像装置(如机相)。并使各类硬件设备如取像装置、激光装置、运动控制器,串口通讯IO卡(如控制设备报警声和三色灯等标示装置)等与主系统连接。
S110:预设所述至少二取像装置的平面坐标。通过圆点标定方法对所有取像装置的图像物理坐标(即平面坐标)进行标定,以毫米为单位,即用物理单位表示图像像素位置。为了使检测的尺寸更精准,本实施例在检测产品的大尺寸(超过单个取像装置拍摄范围)时,都采用至少两个取像装置进行拍摄,即:对待检测尺寸的两端均进行拍摄,然后再根据二取像装置拍摄的位置信息分别获取两端点的坐标值,如果需要检测产品的N个尺寸时,可以设置2N个取像装置,并分别对所有取像装置的平面坐标进行预设。用手机的USB孔来举例:用一个取像装置去拍摄一个USB孔和用两个取像装置去拍摄同样一个USB孔,对于USB孔的边缘来讲的话,明显是两个取像装置去拍摄一个完整的USB孔更加精确,通过使用两个取像装置拍摄的USB孔的两边的图像中的坐标,再把他们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坐标。再根据这些坐标求出USB孔的内长、内宽等尺寸。
S120:对一产品标准件增加检测尺寸的检测位置。即,选择产品标准件要检测的具体尺寸,如手机壳体顶部的宽度,可以针对壳体顶部两端的位置分别设定检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