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9572.X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高秋彬;塔玛拉卡·拉盖施;苏昕;陈润华;李传军;黄秋萍;王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在发送端或接收端存在相位噪声时,进行准确的计算信道状态信息。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向接收端发送N个端口的导频信号,所述N个端口的导频信号分布在M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向所述接收端发送S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使得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N个端口的导频信号、所述S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以及所述接收端按照预定方式获取的端口对应关系进行相位补偿并确定信道状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Rel-10版本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引入了测量导频(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用于进行信道信息的测量。发送端使用大规模天线时,通常具有多个天线端口,为了测量每个天线端口上的信道特性,需要相应配置多个端口的CSI-RS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测量。
测量导频可以配置为2端口或4端口或者8端口。由于天线规模的扩大,在Rel-13版本的LTE系统中,引入了12端口及16端口的测量导频,又进一步在Rel-14版本中引入20、24、28、32端口导频。
图1给出了一种可能的32端口CSI-RS导频配置。图中数字表示的是CSI-RS端口编号。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相邻的两个CSI-RS端口在这两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上复用。如图中标为“15 16”的2端口CSI-RS复用这两个RE上,每个端口占用两个RE,采用(11)和(1-1)复用在一起。
根据图1,32端口的不同端口分布在不同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如端口15位于时隙0的OFDM符号5,6上,端口23位于时隙1的OFDM符号2,3上,端口39位于时隙1的OFDM符号5,6上。
在非高速移动场景下,若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不存在相位噪声,上述一个子帧内的每个OFDM符号可以近似认为信道特性相同,这样分布在多个OFDM符号上的所有端口CSI-RS经历相同的信道特性,可以准确进行完整信道的估计。但若发送端或接收端存在相位噪声,将导致在不同OFDM符号上产生不同的相位变化,不同OFDM符号上的CSI-RS端口将经历不同的信道特性,进行完整信道的估计时将产生估计误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在发送端或接收端存在相位噪声时,进行准确的计算信道状态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N个端口的导频信号,所述N个端口的导频信号分布在M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S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使得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N个端口的导频信号、所述S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以及所述接收端按照预定方式获取的端口对应关系进行相位补偿并确定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在所述S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中,每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对应所述N个端口的导频信号中的K个端口的导频信号,所述K个端口的导频信号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每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使用所述K个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端口所使用的天线端口传输;
其中,N,M,S,K均为大于0的整数,N≥K≥1。
其中,每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在所述M个OFDM符号上传输,且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者从M个OFDM符号中任意选择一个作为参考符号,每个端口的相位跟踪导频信号在所述参考符号和所述K个端口的导频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上进行传输,且占用相同的子载波;
所述端口对应关系为:所述S个端口中的每个端口对应于所述K个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5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