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式的室内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0084.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武晔秋;王昊博;范壮壮;吕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6/10 | 分类号: | F24F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037001 山西省大同***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室内 加湿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式的室内加湿器,其包括储水底座、陶瓷芯和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芯设置在所述的储水底座内,且所述的储水底座内设置有储水的空腔,所述的陶瓷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加热组件。本发明采用陶瓷式的结构,可以实现均匀温和加湿的要求,通过多孔陶瓷芯,并结合设置在内部的吸水棉套,可以时刻保持陶瓷芯上附着水分,这样,在陶瓷加热片的加热下,实现水分的蒸发,提高了室内加湿的温和性能,本发明设置纵向流道,可以使得蒸汽从不同部位流出,而横向流道不仅可以固定吸水棉套,还可以增强水分附着在陶瓷芯上,保证陶瓷内水分蒸发的效果,本发明采用陶瓷加热片进行加热,加热起来比较均匀,加湿效果比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式的室内加湿器,属于加湿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湿度是一个与生产及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环境参数, 它对发展生产、改善舒适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过低, 人们就会感到口干舌燥, 甚至鼻子流血、嗓子发炎, 进一步诱发气管炎、咽炎等疾病, 患病率大幅度提高。 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疾病的70~ 90%与环境有关, 许多疾病的高发规律与过低的湿度有关。 在相对湿度45~ 55%的条件下, 细菌的平均寿命最短, 过低的湿度会导致细菌寿命延长,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和流感病毒随湿度的降低而数量明显增加。 同时, 干燥的空气造成呼吸系统水分大量散失, 粘膜弹性降低, 粘液分泌差, 纤毛运行减少, 原有的滤尘灭菌作用削弱, 从而导致人体抗病能力下降, 这就是空气干燥的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是设置室内加湿器,目前的室内加湿器一般为塑料结构,其出气孔设置在加湿器的顶端,出气比较集中,只能沿着出气孔出气,这种结构出气不均匀,蒸汽扩散起来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湿度过大,而空间内某些区域湿度较小,而且,在使用这种加湿器时,如果加湿器离着人的头部较近,容易使得吸入的空气湿度过大,不利于肺部健康。
因此,需要对这种集中出气的加湿器进行改进,以便提高其加湿效果。目前,虽然出现一些采用湿布来加湿的设备,但是,这种结构的加湿器加湿效果有限,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陶瓷式的室内加湿器,目的是提高加湿的均匀性,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式的室内加湿器,其包括储水底座、陶瓷芯和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芯设置在所述的储水底座内,且所述的储水底座内设置有储水的空腔,所述的陶瓷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加热组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储水底座为圆柱形筒,所述的陶瓷芯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形结构,所述的陶瓷芯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的储水底座的圆柱形筒的内底面上,所述的陶瓷芯的外圆周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加热腔,每个所述的加热腔上设置有陶瓷加热片,相邻的两个加热腔之间密集设置有多个中心散气孔,所述的陶瓷芯的中心为圆柱空心结构,且圆柱空心内设置有圆柱形的吸水棉套,所述的吸水棉套伸入所述的储水底座的内底壁设置,所述陶瓷芯的内壁圆周面上设置有纵向流道和横向流道,所述纵向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横向流道的横截面积,相邻两个横向流道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纵向流道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吸水棉套的外圆周面上上设置有与横向流道配合的横向凸起,所述的吸水棉套的外圆周面上对应纵向流道的位置配合的纵向凹槽,纵向流道与纵向凹槽构成气道,所述的吸水棉套依靠所述的横向凸起固定于所述的陶瓷芯的内壁上,所述的储水底座的下端底面设置有开口,电线穿过所述的开口设置,所述的电线连接所述的陶瓷加热片。
进一步,作为优选,陶瓷加热片采用PTC陶瓷加热片。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腔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的陶瓷芯的外圆周面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装饰罩,所述的装饰罩扣设在所述的储水底座上,且所述的装饰罩上密集设置有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方向盘中位自适应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侧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