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开关电源调整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0129.4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肖胜然;武盼盼;范春鹏;蒋荣勋;魏跃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L5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控制电路 车载 开关电源 调整器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电路、车载开关电源调整器及汽车,该车辆的控制电路包括:接收第一使能信号,并输出第二使能信号的滤波电路;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光耦隔离电路,当光耦隔离电路接收到第二使能信号时,光耦隔离电路导通,并输出电信号;控制电源接通和断开的电源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与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和低压电源输出端连接,当电源控制电路接收到电信号时,电源控制电路导通;与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将原整车控制车载开关电源调整器的使能信号由直接控制低压辅电的主回路调整为隔离控制反馈回路PWM发生器的电源,实现车载开关电源调整器与整车之间的隔离控制,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开关电源调整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上,车载开关电源调整器DC/DC是用于控制主牵引电源与低压电源之间能量传输的装置,其中,车载DC/DC辅助电源大都采用反激结构闭环控制输出,通过采集输出电压和电流调节脉冲宽度调制PWM频率得到稳定的输出电压。现有的车载DC/DC使能控制是由整车直接控制DC/DC辅助电源的输入端,通过驱动继电器或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的开关闭合实现输入的开通关断,整车使能信号和辅助电源原边电路没有隔离,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性能较差,且输入电流需先经过开关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开关电源调整器及汽车,用以实现降低功耗的同时实现车载开关电源调整器与整车之间的隔离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电路,包括:
接收第一使能信号,并输出第二使能信号的滤波电路;
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光耦隔离电路,当所述光耦隔离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时,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导通,并输出电信号;
控制电源接通和断开的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和低压电源输出端连接,当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电信号时,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导通;
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源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与使能信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和第一电容的输出端还分别与光耦合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
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和第一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四引脚接收与所述低压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与所述低压电源输出端连接的电压接收端、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其中,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入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四引脚和电压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三引脚和第二电阻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输出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