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SCR反应的铈基硫酸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055.6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2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宋丽云;苏垚超;邱文革;朱红太;孙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scr 反应 硫酸盐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一种用于SCR反应的硫酸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稀土基SCR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称取原料,混合并球磨等,其组成Ce/Ti摩尔比为0.02~0.5;(2)将混合物转移至马弗炉中焙烧,焙烧温度为200~250℃保温2~4h,400~650℃保温2~6h。本发明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条件容易控制,制备过程排放少等特点,所得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铈基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稀土基SCR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持续的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担忧,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大气中PM2.5浓度严重超标,而氮氧化物(NOx)则是PM2.5的前驱物之一,严重的污染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干扰,也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NOx是当前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和工业锅(窑)炉的排放。NOx的减排是当前一项重要和极具挑战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大气环境,控制和减少NOx的排放,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控制的“国十条”,明确提出了控制NOx排放的规划与要求。实现NOx的减量排放的目标对脱硝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NOx排放控制技术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受关注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还原剂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转化为无害的N2,从而达到污染物减排的目的。对于SCR技术,催化剂的选择最为关键,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应用的SCR催化剂主要为V-W(Mo)-Ti催化剂。而非V-Ti系列催化剂,如稀土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钙钛矿型等催化剂等,也有大量的报道,并有部分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稀土基催化剂由于其良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毒性低等优点倍受关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CeO2/TiO2催化剂(Yang Shijian et al,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3,136–137,19–28;Zhang Rui et al,Applied SurfaceScience.2014,289,237–244)。目前,CeO2/TiO2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方兴未艾,例如,Yang等发现经过硫酸化的CeO2/TiO2催化剂比未经硫化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SCR性能,认为CeO2表面的硫酸根有助于增加催化剂的酸性中心,增加还原剂氨气的吸附量,进而促进反应的进行(Yang S J,et al,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3,136–137,19–28)。黄妍等发现CuSO4添加到V2O5/TiO2-SiO2催化剂中可改善该催化剂的SCR性能,对抗水抗硫性能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黄妍等,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3,80-86),表明硫酸盐可作为助剂用于SCR催化剂中。
硫酸铈,作为一种可溶性硫酸盐,也表现出一定的SCR催化活性,由于其自身含有大量的硫酸根,可表现出良好的耐硫性能,如专利(祝社民等,申请公布号:CN103638939 A)公开了一种以硫酸铈为催化剂活性组分,其他几种过渡金属硫酸盐为助剂,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
本发明结合固相物理混合和高温焙烧处理制备一种稀土基SCR催化剂,具有较高的SCR催化活性。因其所用原料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易重复,具有良好的NO催化还原活性,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贵金属,用水量少,制备过程排放低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