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蝴蝶樱的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126.2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1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桂杰;刘博;陈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蝴蝶 组织培养 方法 | ||
一种蝴蝶樱的组织培养方法,所述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的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和移栽;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蝴蝶樱的组织培养方法,使之樱花组织培养萌芽率高、增殖系数大、生根率好,培养周期短,且成活率高,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蝴蝶樱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樱花,一般指的是蔷薇科李亚科樱属植物的花朵统称。樱花属木本,传统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利用扦插、嫁接等繁殖方法,但这些繁殖方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母株,另方面还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且繁殖系数低,成苗慢。随着樱花在城市和乡镇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大规模的苗木。因此,传统的繁殖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可以利用植物的茎尖、茎段、叶片等外植体诱导成小植株,这就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培苗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管理粗放,降低生产成本等特点。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具有繁殖系数大、成苗周期短的优点,而且能够保持亲本优良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为樱花快速繁殖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樱花的组培快繁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论文“日本晚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中将晚樱进行组培快繁,增殖系数最高为2.31。现有技术樱花的组培快繁过程中:外植体萌芽率约为30~40%、增殖系数1~2.4、生根率不足50%,较低的成活率严重制约了樱花在城市绿化及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目前,每当春天樱花盛开之季,各地樱花公园的游人如织,形成了独特的“赏樱游”并催生了“樱花经济”,据湖北省统计局报道,湖北省2013年首尝“花经济”硕果400亿,仅樱花一项就占全年旅游收入的20%,可见樱花在国内园林绿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探讨出一种外植体萌芽率高、增殖系数大、生根率好的樱花快速繁殖技术,推动我国樱花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蝴蝶樱的组织培养方法,使之樱花组织培养萌芽率高、增殖系数大、生根率好,培养周期短,且成活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蝴蝶樱的组织培养方法,所述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的选择:选自蝴蝶樱花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枝中上部位作为外植体,去掉叶片留叶柄,所述蝴蝶樱采自宿豫区运河湾农科院樱花园;
(2)外植体前处理:用洗手刷蘸洗衣粉轻轻刷洗茎段表面及腋芽处,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再切成2-3cm的小段,每段至少有一个侧芽,经自来水冲洗一遍;
(3)外植体的消毒:对植物材料进行前处理后,转入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处理:通过70%的乙醇浸泡10s,然后用0.1%的升汞加吐温2滴约0.01ml浸泡,时间为6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
(4)诱导培养:将上述外植体接入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配比为:MS+2.0mg/L BA+0.2mg/L IBA+1.0g/L AC;
(5)增殖培养:之后选取生长一致、状况良好、紧密,带有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基配比为:MS+2.5mg/L BA+0.05mg/L IBA+0.2mg/L NAA;
(6)生根培养:选择2-3cm高、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的试管苗先在空白MS培养基上培养14d左右,以消除前期激素对生根试验的影响;在通过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配比为:1/2MS+0.5mg/L IBA+0.2mg/L NA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