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及封堵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401.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侯俊;刘镇;朱曦;张东;杨庆辉;蔺雪平;卢涛;万新;江奕;陈浩;侯剑;吴帆;池骋;史晓青;汪岳睿;陈铖;赵惟翰;杨怡恒;张卓;王鑫;吴琳;蒋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F17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封堵 检测 装置 方法 | ||
一种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涉及燃气工程领域,其包括测量装置、动力装置、弹性垫和压板;动力装置包括缸体、缸盖、活塞及活塞杆;缸体内设有腔室,缸体具备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活塞杆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且活塞杆贯穿缸体;活塞杆的轴向方向上设有导气孔,活塞杆靠近第二端处设有控制导气孔通断的阀门,弹性垫设置在压板及第一端面之间。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与燃气管对接,并且通过动力装置能够与燃气管内壁紧密的贴合,封堵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防止泄漏,并且通过活塞杆上的导气孔,能够对封堵的燃气管内的气压、气体等进行准确的测量。基于上述的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封堵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及封堵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燃气管进行检修及安装的过程当中,为了确保燃气输送的安全性,需要对燃气管道进行管内气压以及管内气体成分等相关的检测,保证燃气管道无泄漏的情况发生以及施工过程的安全,通过检查合格后的燃气管道才能投入正常的输配运行。
而现有的技术当中,在进行检查的过程当中,由于测量装置的操作复杂,并且在进行封堵及检测的过程当中,极易发生燃气泄漏的情况,并且由于在施工现场中,特别是燃气抢险作业中,存在着各个工种的不同工况,现场情况较为复杂,一旦操作失当发生燃气泄漏,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事故。
并且现有的检查手段需要在检测的过程当中需要安装独立的封堵装置并且在进行试压检测时需要拆下封堵装置,该过程较为复杂并且重复,在测试的过程当中需要的时间较长,导致工率不高,且传统的工艺在安装和拆除时需动火作业,使得该工艺在特殊区域场所无法施工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通过该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能够在对燃气管进行封堵的同时对燃气管内的气压等数据进行测量,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与燃气管进行对接安装,并且拆卸方便,并且密封性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燃气泄漏的风险,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实现了在不能动火的特殊场所区域内可实施封堵试压等检测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封堵检测方法,其利用了上述的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将其安装于燃气管内,提高了封堵检测的效率,并且还能降低燃气泄漏的风险。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动力装置、弹性垫和压板;动力装置包括缸体、缸盖、活塞及活塞杆;缸体内设有腔室,缸体具备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活塞杆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面设有安装缸盖的缸盖安装孔,第一端面及缸盖设有活塞杆通过孔;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且活塞杆经两个活塞杆通过孔贯穿缸体,活塞位于腔室内,第一端及第二端位于缸体外;缸盖与缸盖安装孔、活塞与腔室以及活塞杆与活塞杆通过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第二端面上设有导通孔,活塞与腔室形成靠近第一端面的容质腔,导通孔与容质腔导通;活塞杆的轴向方向上设有导气孔,导气孔导通活塞杆的两端;活塞杆靠近第二端处设有控制导气孔通断的阀门;第一端与压板连接,沿导气孔轮廓开有贯穿压板的通孔,弹性垫设置在压板及第一端面之间;测量装置安装在第二端,并与导气孔导通。
将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装入燃气管之后,通过燃气管封堵检测装置的动力装置带动活塞杆移动,使得弹性垫在压板的压力作用下变形,在当弹性垫发生变形的过程当中,其变形的部分会与燃气管的内壁紧密的贴合,起到密封及固定的作用,该过程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的进行,并且活塞杆上还设有轴向导通的导气孔,通过导气孔能够测得封堵的燃气管内的压力等数据,在活塞杆上还设有控制导气孔通断的阀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液压动力装置或气压动力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测量装置与第二端为螺纹连接,并且测量装置为气压计或气体检测仪。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活塞与活塞杆为一体式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