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洗毛废水处理的模块化集成及其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2607.5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于鹏飞;郜玉楠;何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赵爱婷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废水处理 模块化 集成 及其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针对洗毛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问题,进行工艺集成与参数设计进而提供一种适于洗毛废水处理的模块化集成及其工艺方法,集成包括固液分离模块、一级物化模块、二级生化模块、三级深度处理模块和污泥处理模块;本发明工艺具有灵活、高效、便捷、智能等特点,能够保证废水处理设施经济、有效、稳定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毛废水处理的模块化集成及其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洗毛是羊毛制成品的一个中间环节。由于羊毛在原产地收集时杂质较多,制成品时必须经过一个洗涤过程,产生洗涤废水称为洗毛废水。洗毛废水是洗毛生产工艺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含有泥沙、羊毛脂、羊粪,还含有少量洗涤剂和羊毛纤维。洗毛废水一般为淡黄色、味臭、粘稠,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羊毛脂,羊毛脂多已乳化,以O/W(水包油)形式存在,废水中高浓度的CODCr,BOD5也主要是由羊毛脂引起的。洗毛废水的水质因洗毛品种、等级不同而异,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及指标范围为:羊毛脂,5000—25000mg/L;洗剂,50—300mg/L;总固形成物,10000—80000mg/L;CODCr,20000—100000mg/L;BOD5,4000—20000mg/L;pH,8—11。
由于洗毛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羊毛脂的化学成分为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化合而成的脂,因此一般先采用厌氧降解高分子物质,而后再用好氧生化,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色度、气味、粘稠物质等。但是洗毛废水中的脂类物质对生化处理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①容易漂浮的油脂使菌体难以长时间保留;②脂类降解产生的LCFA对厌氧微生物有严重的抑制。另外,由于洗毛厂具有企业小、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产生废水水量小、浓度高、含脂类物质特别高的特点,并且一般洗毛厂内都有回用水需求,因此洗毛废水处理亟需一种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占地小、投资低,并且可实现废水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
因此,根据洗毛废水的特点,以及废水处理工艺的要求,如:技术成熟可靠、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及经济适用等原则,对洗毛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进行选择。
由于洗毛生产废水含有易于降解的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较好,因此适宜采用生物法处理。因单一的厌氧工艺、好氧工艺均不能实现洗毛废水中高浓度有机质的高效去除,将厌氧与好氧工艺联合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洗毛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问题,进行工艺集成与参数化设计,实现工艺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洗毛废水处理的模块化集成及其工艺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洗毛废水处理的模块化集成工艺,包括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固液分离模块、一级物化模块、二级生化模块、三级深度处理模块、污泥处理模块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的固液分离模块主要将颗粒状悬浮物或沉淀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固液分离模块包括精细格栅和自清洗过滤器,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分别连接精细格栅和自清洗过滤器,且精细格栅和自清洗过滤器均连接至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的一级物化模块主要为调节均合和絮凝气浮,并将其集成于同一反应器内即气浮调节池;
所述的二级生化模块包括厌氧子模块和好氧子模块,其中厌氧子模块为改良型IC反应器,好氧子模块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和半间歇式生物转盘,三者之间由上至下依次串联连接并同时连接至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的三级深度处理模块包括沉淀池、纤维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三者依次串联连接;
所述的污泥处理模块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反应罐和真空转鼓吸滤机,三者依次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2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