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优良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3547.9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梁刚;刘婧宜;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临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筛选机 收集槽 焚烧炉 检测装置 优良性能 锥形结构 出料管 煤燃烧 筛网 检测 焚烧炉内腔 气体检测仪 弹簧连接 贯通连接 快速流动 盛水容器 振动电机 控制器 煤块 一氧化碳 不一致 导热网 固定板 弹簧 二氧化碳 燃烧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优良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一侧设有振动筛选机,所述振动筛选机一侧设有振动电机与控制器,所述振动筛选机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连接固定板,所述振动筛选机底部还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下方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为锥形结构,所述收集槽顶部设有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与焚烧炉内腔贯通连接,所述焚烧炉顶部设有导热网,保证了燃烧的煤的大小基本上保持一致,排除了因煤块大小不一致导致检测性能出现偏差,收集槽采用锥形结构,有利于煤的快速流动,通过设置盛水容器,通过水温的上升速度,检测煤燃烧性能,通过气体检测仪,能够对煤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优良性能检测装置,属于煤性能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通过对单种煤进行煤岩分析、工业分析,小焦炉实验,验证用低价山西贫瘦煤,以及低价山西水峪焦煤取代一部分高价瘦煤、肥煤以及焦煤的可行性,在保证焦炭质量符合客户要求情况下,再通过不同比例加入低价煤种寻找最优配合煤方案,尽可能降低配煤成本,但现在对煤的检测仅仅是通过燃烧火焰直接判定,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煤优良性能检测装置,采用对取样煤直接燃烧的方式,能够直观地检测出煤的优良性能,通过振动筛选机将小块的煤筛选出来,保证了燃烧的煤的大小基本上保持一致,排除了因煤块大小不一致导致检测性能出现偏差,收集槽采用锥形结构,有利于煤的快速流动,通过在焚烧炉上设置盛水容器,通过水温的上升速度,检测煤的燃烧性能,通过气体检测仪,能够对煤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通过与标准煤燃烧对比,能够判断煤的性能,通过气囊能够对产生的尾气进行回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煤优良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一侧设有振动筛选机,所述振动筛选机一侧设有振动电机与控制器,所述振动筛选机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连接固定板,所述振动筛选机底部还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下方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为锥形结构,所述收集槽顶部设有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与焚烧炉内腔贯通连接,所述焚烧炉顶部设有导热网,所述导热网顶部设有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内腔设有温度计,所述焚烧炉一侧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侧连接有气体检测仪,所述气体检测仪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气囊。
进一步而言,所述控制器与振动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
进一步而言,所述收集槽开口面积大小大于所述筛网的面积大小,所述筛网的孔径为2-4厘米。
进一步而言,所述出料管以地面为基准倾斜30º设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采用对取样煤直接燃烧的方式,能够直观地检测出煤的优良性能,通过振动筛选机将小块的煤筛选出来,保证了燃烧的煤的大小基本上保持一致,排除了因煤块大小不一致导致检测性能出现偏差,收集槽采用锥形结构,有利于煤的快速流动,通过在焚烧炉上设置盛水容器,通过水温的上升速度,检测煤的燃烧性能,通过气体检测仪,能够对煤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通过与标准煤燃烧对比,能够判断煤的性能,通过气囊能够对产生的尾气进行回收,防止污染环境,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煤优良性能检测装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临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临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