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速运动设备的纯被动缓时阻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3748.9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0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志;张海南;王君汉;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六点停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4H6/18;E04H6/2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低速 运动 设备 被动 阻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速运动设备的纯被动缓时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纯被动缓时阻拦装置包括阻拦齿轮盘(76)、橡胶齿条块(311)、弹簧(312)以及支座(313),阻拦齿轮盘(76)安装在传动轴(72)上,支座(313)固定在顶部梁纵向轨道(31)上,弹簧(312)套在固定在支座(313)的销柱上,弹簧(312)上部与橡胶齿条块(311)连接;所述天车纵向滑移系统(7)的天车提升滑移吊架移动至预定位置时,阻拦齿轮盘(76)与橡胶齿条块(311)相互咬合产生摩擦力使得天车提升滑移吊架减速停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天车提升滑移吊架缓冲阻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的保有量也逐年增加。由于城市规划的限制,停车场配备不完善,停车难俨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现有的立体停车装置,一般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柱、用于载车的载车板,用于驱动承载板沿立柱升降的升降机构(一般采用液压方式升降),用于驱动承台板平移以实现伸出、缩回或旋转的传动组件。
由于实现伸出、缩回及旋转各需要一套传动设备且设备固定在一套装置上,控制系统成本较高,因此阻碍了该装置的大面积市场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立体停车设备占用空间巨大;(2)现有立体停车设备存取车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适用于低速运动设备的纯被动缓时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阻挡装置包括阻拦齿轮盘(76)、橡胶齿条块(311)、弹簧(312)以及支座(313),阻拦齿轮盘(76)安装在传动轴(72)上,支座(313)固定在顶部梁纵向轨道(31)上,弹簧(312)套在固定在支座(313)的销柱上,弹簧(312)上部与橡胶齿条块(311)连接;所述天车纵向滑移系统(7)的天车提升滑移吊架移动至预定位置时,阻拦齿轮盘(76)与橡胶齿条块(311)相互咬合产生摩擦力使得天车提升滑移吊架减速停止。
进一步,所述天车纵向滑移系统(7)包括天车提升滑移吊架、滑移电机(71)、传动轴(72)、H型滑轮(73)、轴承座(74)以及滚轮底座框架(75),滑移电机(71)安装在天车提升滑移吊架上并且通过链条作用传动轴(72)上的传动齿轮,传动轴(72)两端部分别连接一H型滑轮(73),所述H型滑轮(73)两侧分别设有一轴承座(74),轴承座(74)通过滚轮底座框架(75)与天车提升滑移吊架固定连接,两个H型滑轮(73)分别位于两条平行设置的顶部梁纵向轨道(31)中。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层主体框架(1),在其顶部形成二层停车位(2);二层停车位(2)设有多个载车板(21),多个载车板(21)首尾相邻摆放成一字型;天车框架(3),其用于通过载车板(21)装卸车辆,并将车辆在二层停车位(2)的不同停车位进行存车或取车;升降系统(5),其安装在天车框架(3)上用于将载车板(21)从垂直方向进行抬起或下降;天车横移动力系统(6),其安装在天车框架(3)上用于实现天车框架(3)纵向移动至不同的二层停车位(2)上;天车纵向滑移系统(7),其安装在天车框架(3)上用于将载车板(21)纵向移动使得二层停车位(2)的一侧都为车辆入库出库区。
进一步,还包括电气抓钩系统,其由四根提升抓钩(9)和电气抓钩系统(8)组成,每根提升抓钩(9)用于抓取载车板(21)四周的一抓钩销轴(211),提升抓钩(9)通过升降系统(5)实现在垂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电气抓钩系统(8)用于控制提升抓钩(9)自动抓取或释放抓钩销轴(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六点停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六点停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