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回注水用水处理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3960.5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若;龚秋鸣;张建;刘志;田慧茹;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科达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郭丽 |
地址: | 30049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注水 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剂,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油田回注水用水处理剂。
背景技术
原油开采出后造成地下亏空,为了保持或提高油层压,获得较高的采收率,油田注水在油田开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油田多次采油中,从油井采出的液体,通过分离器将油水两相分开,油相输送到转油站,水相输送到污水处理站。水相在污水处理站中,经过除乳化油,沉降淤垢,过滤悬浮物等处理工序,再回注到油层中的水,称油田回注水。
油田回注水具有水温较高、矿化度普遍较高、离子组份复杂、有机物多样、含油且油品乳化程度不一、水质不稳定的特点,由于事宜的温度和多种有机成分存在使得回注水中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细菌容易将水中的杂质聚集在一起,形成大块的污垢,从而容易堵塞输送管道和底层缝隙,对油田开采工作造成严重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回注水用水处理剂,从阻垢和抑菌两方面对油田回注水进行处理,减少水中产生较大的污垢而堵塞管道和缝隙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回注水用水处理剂,包括下述以重量份表示的组份:
所述阻垢组份包括聚失水苹果酸酐42-60份、葡萄糖酸钠38-45份和核桃皮粉5-15份;
所述缓蚀组份包括有机铵盐和聚环氧乙烷十八胺;
所述杀菌组份包括长链烷基季铵盐和咪唑啉衍生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阻垢组份中的加入有核桃皮风干后经研磨制成的核桃皮粉,由于油田回注水具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核桃皮粉在缓蚀组份中的有机铵盐和长链烷基季铵盐的作用下增加了胺基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数量,并且增加了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基团数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阻垢效果,另一方面与葡萄糖酸钠配合能够提高对铁离子稳定的效果。杀菌组份中的咪唑啉衍生物作为表面活性剂具有阴阳两种离子基,一方面其自身具有良好的去污、乳化和生物降解性,另一方面其作为活性剂有利于核桃皮粉与有机铵盐和长链烷基季铵盐的配伍,进一步增加胺基和羟基的数量。同时由于核桃皮中含有胡鞣质和核桃皮碱等一些具有杀菌功效的组份,胡鞣质与水中易于产生细菌的蛋白质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将该沉淀过滤出后既能减少滋生细菌的情况发生又可以在污水进入底层或管道前就处理掉一部分容易引起堵塞的物质,从而在阻垢的同时提供杀菌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铵盐为乌洛托品。所述缓蚀组份包括下述以重量份表示的组份:
乌洛托品35-60份,
聚环氧乙烷十八胺30-55份。
乌洛托品分子中含有四个相互稠合的三氮杂环己烷环,在油田回注水的较高温度的环境下会产生烷基自由基,有利于吸附重金属离子,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阻垢效果,另一方面与葡萄糖酸钠配合能够提高对铁离子稳定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份还包括纳米二氧化钛。
由于油田回注水具有较高的温度,有长链烷基季铵盐和纳米二氧化钛台较高的温度环境下相互作用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超氧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烷基自由基,配合核桃皮粉产生的胺基自由基能够快速有效清理较大体积的含油污垢,同时超氧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够将有害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氧化分解成无害的水、二氧化碳、二氧化氮,进一步抑制细菌滋生而生成大块污垢。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份还包括麦饭石颗粒。
麦饭石颗粒自身由于离子交换作用对重金属和细菌群具有较高的吸附和去除作用,并且其多孔结构有利于反应后的纳米二氧化钛和核桃皮粉进入空隙中而在水处理结束后随麦饭石被过滤出,同时核桃皮粉产出的沉淀能够在麦饭石颗粒表面形成,过滤时随麦饭石颗粒一同被过滤出去,方便过滤工作的进行,进而避免可能有核桃皮粉和纳米二氧化钛随回注水进入管道;并且其离子交换作用有利于纳米二氧化钛产生超氧离子自由基。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份包括下述以重量份表示的组份:
其中,长链烷基季铵盐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咪唑啉衍生物分子中同时含有阴阳两种离子基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一方面有利于麦饭石颗粒的离子交换过程的进行,另一方面增加有利于纳米二氧化钛产生超氧离子自由基。
进一步的,所述咪唑啉衍生物十一烷基咪唑啉、十四烷基咪唑啉以及十七烷基咪唑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科达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科达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