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中光纤光路的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4676.X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柯;朱浩;郭力振;宋金城;缪寅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G01S17/32;G01S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性 调频 激光 测距 系统 光纤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中光纤光路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中经常用到全光纤光路。光纤光路相对于传统的空间光路结构具有质量轻、占用空间少、安装调试方便、维护便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中。然而,光纤光路容易受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影响,造成光纤折射率的变化,导致光在光纤中传输的时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测量精度。因此,必须对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中的光纤光路采取防护措施。
目前,大多数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都规定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测量精度。这种方法对使用环境比较理想的室内环境是可以满足的,但对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的应用范围造成限制。因此,需要对精密光学仪器设备内部容易受温湿度影响的光纤光路采取防护措施,使其能够在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下使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的光纤光路缺少防护措施,容易受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影响,造成光在光纤中传输的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中光纤光路的防护装置,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光纤位于所述内层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层壳体的材料为红铜,所述外层壳体的材料为塑料。
其中,还包括中间层壳体,所述中间层壳体设置于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所述中间层壳体的材料为铝。
其中,所述内层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中间层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内层壳体的外部底面与所述中间层壳体的内部底面之间设有TEC模块。
其中,所述内层壳体、所述中间层壳体和所述外层壳体上设有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内层壳体、所述中间层壳体和所述外层壳体连接贯通,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TEC模块的线缆以及所述光纤均通过所述通孔穿出,穿出后所述通孔通过密封胶密封。
其中,所述内层壳体的外部侧面与外部顶面胶合第一泡沫层。
其中,所述外层壳体的内部侧面与内部顶面胶合第二泡沫层。
其中,所述内层壳体的内部设有光纤走线槽,所述光纤沿所述光纤走线槽盘放。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用于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中光纤光路的防护装置是层状嵌套的壳体结构形式,每个壳体为盒状,包括盒身与盒盖,光纤光路位于内层壳体的内部,内层壳体采用导热率比较高的红铜作为加工材料,保证防护装置良好的导热性和热熔性。外层壳体采用塑料作为加工材料,外层塑料层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到了防护外界温湿度的影响,二是起到了绝缘的作用。由此在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双重防护下,本发明能够适应温湿度变化,对在内层壳体内部的光纤起到主动防护措施的作用,使光纤光路能够在一定范围的温湿度环境下工作,解决了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问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线性调频激光测距系统中光纤光路的防护装置。
图中:1:内层壳体;2:外层壳体;3:中间层壳体;4:第一温湿度传感器;5: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TEC模块;7:通孔;8:第一泡沫层;9:第一泡沫层;10:光纤走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46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