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孔径光电成像系统的无人机检测与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4967.9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杰;刘阳;岳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89 | 分类号: | G01S17/89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张建伟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孔径 光电 成像 系统 无人机 检测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孔径光电成像系统的无人机自动检测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双孔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广角成像系统在大范围天区搜索疑似目标,长焦成像系统对疑似目标进行确认和跟踪;
(2)对广角相机采集到的图像序列,根据图像背景先验知识,利用目标检测算法实时检测疑似目标;
(3)检测到疑似目标后,控制长焦相机指向疑似目标进行拍摄,得到目标的高清晰度图像序列;
(4)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对长焦相机采集的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如果判断为无人机目标,则输出目标位置坐标作为目标跟踪的初始位置坐标,转到步骤(5),否则转到步骤(2);
(5)控制长焦相机对无人机目标进行追踪,控制云台运动,保证目标始终处于长焦相机的视场中央,跟踪算法得到的无人机坐标可以输出到无人机干扰系统,进行定向干扰;所述追踪算法包括基于MeanShift的目标跟踪算法、基于粒子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KCF算法和光流法;
步骤(4)中提到的模式识别算法采用深度学习算法中的Faster-RCNN算法对长焦相机采集到的高清图像序列进行识别;识别步骤如下:
(4.1)首先准备无人机训练样本,并对无人机的位置进行手工标记;使用Faster-RCNN算法对预先准备好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得到网络模型参数,确定具体网络模型;
(4.2)用所述网络模型进行识别,将长焦相机采集到的当前帧图像输入所述网络模型,得到目标的坐标tar getx和tar gety,以及各类目标可信度得分,并将无人机目标得分超过Tthres对应的目标作为无人机目标,并输出无人机目标的坐标,Tthres为阈值,取0.5-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动检测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孔径光学成像系统由广角成像系统和长焦成像系统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动检测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图像背景先验知识包括天空背景区域、复杂背景区域、以及排除区域;步骤(5)中,得到无人机目标坐标后,还对目标采取干扰与管制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49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