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与沉淀联合修复尾矿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5281.1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3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孟奇;张英杰;李彬;孙鑫;曾晓苑;李雪;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沉淀 联合 修复 尾矿 重金属 污染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与沉淀联合修复尾矿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属于尾矿重金属修复环保技术领域。在修复槽内进行重金属电动修复,修复槽中间为尾矿重金属修复槽,用补充液维持阴或阳极液pH为6~7,并收集阴阳极溢流液;将得到的阴极溢流液加入碱液控制pH为7~8,然后加入硫化物,搅拌、静置、过滤后获得净化溶液,净化溶液用作修复过程中阳极液补充液,同时得到的阳极溢流液用作阴极液补充液,直至电动修复完成;电动修复完成后,将阴极液与溢流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加入碱液控制pH为7~8,然后加入硫化物,沉淀、搅拌、静置、过滤后,滤液为净化溶液。本方法可有效净化电动修复后阴极液重金属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与沉淀联合修复尾矿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属于尾矿重金属修复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大量尾矿、废渣堆弃于生态环境中,尾矿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会对周边土壤、河流、农业生产等造成极大危害,尾矿已成重要的重金属污染源头。为此,对尾矿中重金属修复成为重要课题。
重金属修复方法有很多,包括植物法、稳定化法、物理法等,其中,电动修复技术具有时效性强、效果好、去除彻底等诸多优点,由于电动修复过程中阴阳极电极反应易造成阴极液pH升高,阳极液pH降低,阴极液pH升高会引起重金属离子提前沉淀,修复指标变差,控制阴极pH成为提升修复指标重要因素,修复产生的溢流液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同时,电动修复后重金属离子大多数仍留存于阴极液中,阴极液及溢流液成为二次污染源,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的应用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与沉淀联合修复尾矿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本方法可有效净化电动修复后阴极液重金属二次污染,实现电动修复的阴极液净化再用,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与沉淀联合修复尾矿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电动修复工序:在修复槽内进行重金属电动修复(如图1所示),修复槽中间为尾矿重金属修复槽(尾矿修复区2在修复槽中间),两端分别放置阴阳电极(阳极区3、阴极区4分别位于修复槽两端,阳极区3、阴极区4中分别加入阳极液和阴极液),通电进行电动修复,用补充液维持阴或阳极液pH为6~7,并收集阴阳极溢流液;
(2)阴极溢流液重金属沉淀:将步骤(1)得到的阴极溢流液加入碱液控制pH为7~8,然后加入硫化物溶液,硫化物溶液加入量为硫离子与阴极溢流液中重金属离子摩尔比为1~1.5:1,搅拌、静置、过滤后获得净化溶液,净化溶液用作修复过程中阳极液补充液,同时步骤(1)得到的阳极溢流液用作阴极液补充液,直至电动修复完成;
(3)电动修复完成后,将阴极液与溢流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加入碱液控制pH为7~8,然后加入硫化物溶液,硫化物溶液加入量为硫离子与混合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摩尔比为1~1.5:1,沉淀、搅拌、静置、过滤后,滤液为净化溶液,可用作下次电动修复试验中的阴极液。
所述步骤(1)中阴极液为有机酸与氯化盐组合,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或苹果酸,氯化盐为氯化钠、氯化钾或氯化镁溶液,有机酸与氯化盐摩尔比为0.1~0.2:0.1~0.2,阳极液为氯化盐溶液,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物溶液,氯化盐溶液中氯离子浓度0.1~0.3mol/L。
所述步骤(1)中重金属电动修复电压梯度为0.5~2.0V/cm。
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氧化钙制成的水溶液。
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硫化物为硫化钠、硫化铵、硫化钾、硫化钙中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物。
上述步骤(1)中尾矿修复区2槽长度为0.3~0.4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5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