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油酿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5282.6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9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兆芹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酿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味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过激活剂提高米曲霉活性的酿造酱油工艺。
背景技术
酱油作为一种调料品,在东方国家居于很高的地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西方的烹饪中,酱油酿造工艺是古老而新兴的工业。目前,酱油的生产主要有高盐稀态和低盐固态两种工艺,酱油生产的工艺复杂,设备利用率低,能源和粮食消耗大。高盐稀态发酵的周期长达3至4个月,有的甚至超过6个月,这是一种高品质的酱油,但生产成本很高,国内有很少几家采用此工艺。全国酱油总产量的90%是由低盐固态速酿技术生产的,低盐固态法酿造酱油投资少,生产周期短,但其工艺上存在的难点就是原料转化率达不到较高水平,而且酱油风味单薄,醇香味和酯香味不浓郁。促进酱油生产原料中蛋白质、淀粉的分解,提高原料全氮利用率和氨基酸的生成率,改善酱油风味,这是众多企业一直期待解决的问题。氨基氮含量多少是衡量酱油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并且国家标准中是以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划分质量等级的,所以氨基酸态氮生成率以及全氮利用率的提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激活酿造技术正是解决以上问题和现象为出发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一种能够激活米曲霉生长,保证原料在制曲过程中产生丰富酶系的激活酿造技术。激活酿造技术基于多酶平衡理论原理,添加外源酶不如激活自身的酶是该技术的核心理念。其生物学原理是采用米曲霉系的诱导物和激活剂,诱导米曲霉产生更丰富的组织分解酶、蛋白酶和肽酶,同时能够在酶解过程中激活酶的活性,这样原料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分解。激活酿造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原料蒸煮的过程中加入激活剂,提高酶活质量,达到减少制曲量、提高酱油生产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酱油酿造工艺,通过在制取过程中添加激活剂,激活米曲霉的活性,缩短发酵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酱油酿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制备
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
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
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2).接种制曲
①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0℃-45℃,接入激活剂和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
②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30℃-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
(3).发酵淋油
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
(4).酱油的调配、灭菌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菌,再配制、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成品。
优选地:步骤(1)①中所述饼粕为豆粕或花生粕。
优选地:步骤(1)②中所述饼粕、小麦及麸皮的质量比为6:3:1。
优选地:步骤(1)③所述蒸锅蒸煮时间为6小时,压力为0.2MPa。
优选地:步骤(2)①中所述的激活剂和米曲霉质量比为1:10。
优选地:步骤(2)②中所述孢子发芽阶段温度为31℃,菌丝生长阶段温度为33℃,孢子着生初期温度为31℃。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发酵池为圆形结构。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酱油加热消毒灭菌温度为85℃-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兆芹,未经王兆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5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玫风味红参果果酱
- 下一篇:一种α‑环糊精‑山梨酸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