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标签防碰撞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6035.8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8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莉芬;杜余庆;何怡刚;张悦;朱国栋;戴文彬;陈鹏;罗帅;孙业胜;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吴娜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标签 碰撞 算法 | ||
1.一种基于RFID的标签防碰撞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确定帧长度L:其中,n为阅读器可读范围内的标签总数,M为阅读器的天线数,α=10,β=0.8,γ=0.66,α,β,γ为拟合参数,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
(2)确定空闲时隙的位置:阅读器向可识别范围内的标签群发送包含帧长度L信息的扫描命令Scan,开启时隙预览盘存,根据标签向阅读器反馈的1比特信息确定空闲时隙的位置;
(3)阅读器初始化清零:将阅读器的时隙计数器的值SCR清零,SC表示时隙计数器,下标R表示属于阅读器;
(4)阅读器开启盘存周期:阅读器发送查询命令Query,同时阅读器的时隙计数器的值加1,即SCR=SCR+1,当某一标签在该时隙内满足标签时隙计数器的值SCT=SCR,则将自身ID反馈给阅读器;
(5)阅读器识别标签反馈的信息:阅读器按照时隙顺序依次读取各标签返回的ID信号,根据某一时隙内标签向阅读器返回的信号数将时隙分为空闲时隙、单标签时隙、多标签时隙和碰撞时隙四种状态,阅读器针对不同的时隙状态做出相应的处理,根据已确定的空闲时隙位置position[r],跳过所有空闲时隙,r表示第r个时隙;若为单标签时隙,阅读器将发送读取命令READ,标签被识别后,阅读器发送休眠命令SLEEP,标签进入休眠状态;若为多标签时隙,则采用FastICA算法将收到的多标签ID混合信号进行分离,每个时隙信号处理完成后阅读器时隙计数器的值加1,即SCR=SCR+1;若为碰撞时隙,则采用时隙ALOHA算法识别标签ID信息;
(6)比较当前阅读器时隙计数器的值SCR与帧长度L的大小完成标签识别:若SCR≤L,则返回步骤(5);若SCR>L,说明所有标签识别完成,阅读器将发送结束命令END,结束阅读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阅读器向可识别范围内的标签群发送包含帧长度L信息的扫描命令Scan的实现方法为:利用第二代超高频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协议,根据该协议预留的自定义指令空间来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根据标签向阅读器反馈的1比特信息确定空闲时隙的位置的方法为:
(2.1)响应标签从[1,L]中随机产生一个整数存入自身的时隙计数器SCT中;
(2.2)阅读器按帧的前后顺序读取每个时隙,若标签SCT值=SCR值,则标签向读写器反馈1比特的“1”,若当前时隙没有标签回复则阅读器将此时隙对应的比特位设为“0”;
(2.3)阅读器收到L个比特串,L为代表时隙数的帧长度,每个比特串由多个1或者一个0组成,代表比特串对应的时隙有多个标签或没有标签返回信号,根据比特串中所有“0”的位置确定空闲时隙位置position[r],r表示第r个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标签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假设任一时隙内,向阅读器返回信号的标签数为N,在步骤(5)中,根据某一时隙内标签群向阅读器返回的ID信号数将时隙分为空闲时隙、单标签时隙、多标签时隙和碰撞时隙四种状态的特征为:
(3.1)如果N=0,则这个时隙称为空闲时隙;
(3.2)如果N=1,则这个时隙称为单标签时隙;
(3.3)如果1<N≤M,则这个时隙称为多标签时隙,M为阅读器的天线数;
(3.4)如果N>M,则这个时隙称为碰撞时隙,M为阅读器的天线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60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料盘标签采集与绑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一维彩色光扫描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