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资源运维管理可靠性提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6696.0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7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姚玮;孙乔;邓卜侨;吴舜;王剑;刘摩西;裴旭斌;沈志豪;来骥;李贤;辛霆麟;孟德;付兰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李翔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系统 网络资源 管理 可靠性 提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资源的运维管理可靠性提升方法,包括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与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经验对接收到的任务进行映射;根据所述深度神经网络的计算代价调整所述映射中任务权重的个数;对所有任务均执行上述操作并更新所述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出权重。本发明能够在面对难以预测的复杂场景下,能够既不提高计算复杂度,又能够自适应的在问题空间中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技术,特别地,涉及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资源的运维管理可靠性提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网络资源运维监控管理侧重于对网络性能与网络故障两方面进行管理。网络性能方面的管理主要针对于历史数据的分析,而网络故障方面的管理主要针对于网络元素的实时监控。网管系统可实现对网络元素和网络连接情况的监视,对各项性能数据的采集,对故障发出预警,生成供管理者参考的数据报表。但网络只是应用的基础,单纯地将网络为监控对象并不能提供太多有意的直观的数据。OSI(开放系统互联,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定义了网络管理五大功能:安全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和故障管理,目前网络运维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和系统的统一管理,把系统当作整体管理,网管的智能化,同时可开发面向业务应用的管理。
常见的分布式系统资源管理方案包括一些通过资源管理器与内部通信网络相连接的资源站点及一系列的计算节点。在内部通信方面被假定为与一些延误发生争议的跨站点通信。还假定一个消息可以从一个站点发送到另一个站点,在这个意义上,它们之间有一个通信路径,每个资源管理器在每个站点有权保持其资源的细节;在不同处理并行任务调度。调度程序可以互相沟通,分享和交换资源信息。每一个资源管理器都包括调度策略和经验,在同一地点的节点通过一个高带宽的网络全连接。其中的n个计算节点均包括多个共享缓存的核处理器,其分别完成任务的执行时间表征了其不同的计算处理能力。本地和全局的系统用户都被资源管理器产生并向其提交任务调度,所有的任务都首先经过资源管理器,每一个任务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并假设任务可配置,即可以由用户提供使用任务分析模型或历史信息。
传统的分布式运维监控系统主要的不足之处包括:监控对象的管理结构单一,没有多级目录的划分,各监控和业务监按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关联关系。单一的列表结构,会加大管理员对监控对象的管理难度,一旦监测对象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列表的展现方式看起来会很混乱,不易管理。相对独立的监控方式会加大排查问题的难度,如果没有关联关系,只能顺着产生异常的监测对象逐个排查故障,不能简单直观的对故障做出判定,从而导致定位问题和解决故障的时间会很长。此外还存在告警管理功能不够完善,不能实现对服务的远程诊断和管理等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资源的运维管理可靠性提升方法,能够在面对难以预测的复杂场景下,能够既不提高计算复杂度,又能够自适应的在问题空间中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网络系统资源的运维管理可靠性提升方法,包括:
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与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经验对接收到的任务进行映射;
根据所述深度神经网络的计算代价调整所述映射中任务权重的个数;
对所有任务均执行上述操作并更新所述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出权重。
其中,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与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经验对接收到的任务进行映射包括:
对接收到的任务进行初步评估,获得调度策略与任务权重;
存储所述初步评估结果,并将所述初步评估结果输入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实时反馈与学习强化。
并且,根据所述深度神经网络的计算代价调整所述映射中任务权重的个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6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安全信道的快速保护倒换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和升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