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人工血管的方法及人工血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7289.1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常;赵鹏飞;杨正汉;吕晗;李静;尹红霞;刘学焕;丁贺宇;张伶;李瑞;王蓬;张鹏;王争;赵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50 | 分类号: | A61L27/50;A61L27/16;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0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人工 血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人工血管方法及人工血管。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可通过建立各种生物医学模型对疾病进行研究或者教学辅助。例如,人体针灸模型、诊断技能模型、孕婴技能模型等,上述模型主要用于教学辅助,对模型的仿真性没有太高的要求。而对于疾病研究而言,生物医学模型需要与真实的生物体构造及其相似才能够有助于提升研究结果的精确性。例如,在很多疾病的研究中均需要使用人工血管。用于研究的人工血管与人类血管结构的一致性是决定研究结果的是否可靠的关键因素。
现有技术中,制作出的人工血管在应用于疾病治疗时,人工血管的弹性、通透性、生物兼容性与真实人体血管的差异性较大,严重影响疾病治疗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人工血管的方法及人工血管,用以获取高仿真的人工血管,从而提升医学研究、治疗以及教学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人工血管的方法,包括:
基于血管的三维数字模型,制备所述人工血管模具;
将聚乙烯醇、二甲基亚砜以及水按照预设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加热所述混合液得到浇铸液;
将所述浇铸液浇铸至所述人工血管模具中;
冷却所述浇铸液,去除所述人工血管模具,得到所述人工血管。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预设比例为:
聚乙烯醇的占比范围为1/6~2/11、二甲基亚砜的占比范围为2/3~7/11、水的占比范围为1/6~2/11。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加热所述混合液得到浇铸液,包括:
采用80℃~100℃的温度加热所述混合液2~6小时。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加热所述混合液得到浇铸液,还包括:
持续搅拌加热过程中的所述混合液;
对加热后的混合液进行消泡,得到所述浇铸液。
对所述加热后的混合液进行消泡,包括:
进一步可选的,对所述混合液进行离心,直至所述混合液中的气泡消除。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冷却所述浇铸液,还包括:对冷却至室温的所述浇铸液进行4~5次的冷冻熔融处理。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基于血管的三维数字模型,制备人工血管模具,包括:获取所述血管的多个数字图像;
基于所述多个数字图像,构建所述血管的三维数字模型;
对所述血管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轮廓面的识别,得到所述血管的轮廓面;
对所述轮廓面进行抽壳处理,得到所述人工血管的模具模型。
根据所述人工血管的模具模型,采用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出所述人工血管模具。
进一步可选的,基于所述多个数字图像,构建所述血管的三维数字模型,包括:
从所述多个数字图像中提取血管的轮廓数据;
获取三维建模参数;
根据所述血管的轮廓数据和三维建模参数,构建所述血管的三维数字模型。
进一步可选的,根据所述人工血管的模具模型,采用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出所述人工血管模具,包括:
根据打印需求,设置打印参数;
根据所述人工血管的模具模型,采用可溶性尼龙粉末并基于所述打印参数,打印得到所述人工血管模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制备人工血管的方法制备出的人工血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人工血管的方法,将聚乙烯醇、二甲基亚砜以及水按照预设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加热该混合液得到浇铸液并将该浇铸液浇铸至人工血管模具中。冷却并脱模之后得到的人工血管在韧度、通透性、生物兼容性以及弹性上与真实血管具有高度相似性。该人工血管能够应用于医学疾病研究、疾病治疗以及医学辅助教学领域,作为临床血管外科个体化血管的替代基础,该人工血管能够提升医学研究、治疗以及教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人工血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人工血管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CT扫描获取的乙状窦图像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维建模得到的人工血管的三维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维打印获取的人工血管模具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7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骨支架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骨修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