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7306.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明;倪凯翔;赵亚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透水 混凝土 工作 性能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该装置的上部是漏底圆柱筒,该圆柱筒的底部带有网格,在底部四周外侧设有四个对称的螺丝孔;该装置下部是平底圆柱筒,其内径和外经分别与该装置上部的漏底圆柱筒相同,高度为该装置的上部漏底圆柱筒高度的一半,且底端封口,在与上部漏底圆柱筒连接的一端外侧,对应设置四个螺丝孔,螺栓穿过该装置上部的漏底圆柱筒和下部的平底圆柱筒,将上下两部分固定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底圆柱筒底部带有的网格,间距由所配制透水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最小粒径决定,即粗骨料的最小粒径为3mm时,选用2.36mm的网格线间距;粗骨料的最小粒径为5mm时,选用4.75mm的网格线间距;粗骨料的最小粒径为10mm时,选用9.5mm的网格线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漏底圆柱筒和平底圆柱筒筒壁由3mm厚的钢材制成,确保在装入透水混凝土以后,振动试验装置时不发生变形。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拌透水混凝土分两层装入所述装置的上半部分即漏底圆柱筒,每一层在装入的过程中由外向内插捣多次,使透水混凝土密实,装满透水混凝土后将透水混凝土的表面抹平;将所述装置的上下两部分通过螺丝固定住,开启振动台,称量透过网格的浆体质量,依据透过的浆体质量与装入试验装置中浆体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评价透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透过的浆体质量与装入试验装置中浆体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评价透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具体为:称量装入试验装置中的新拌透水混凝土的总质量记为W1,利用所设计的透水混凝土的配比中骨料与浆体的质量比值m来计算总浆体的W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W总=1/(1+m)*W1,其中m=配比中骨料的质量/(胶凝材料的质量+水的质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透过网格的浆体质量,具体为:先称量该装置平底圆柱筒的质量W2,再称量振动以后平底圆柱筒和透过的浆体的总质量W3,计算透过网格的浆体质量W浆=W3-W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新拌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透过网格的浆体质量W浆与装入该装置中透水混凝土所含的浆体的总质量W总的比值η来评价透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具体为:η=W浆/W总;若0<η<4%时,透水混凝土的水泥浆体过干,流动性太差,不利于施工以及后期强度的增长,需要适当增加用水量来改善浆体流动度;当4%<η<10%时,透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很好,对施工有利;而当η>10%时,透水混凝土的水泥浆体流动度过大,会造成水泥浆体流入到透水混凝土下层结构中,需要对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73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侧翻分料输送机
- 下一篇:草料大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