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井十字形拉槽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7682.0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张永涛;潘桂林;尤田;杨钊;钟永新;陈培帅;余村;李德杰;赵超;郑先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井 十字形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十字形拉槽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沉井接高完成后,在沉井的隔舱内以隔舱的中心位置为十字形的中心开挖十字形拉槽,十字形拉槽的剖面呈倒抛物线形,且十字形拉槽的中心位置处的下挖深度最大,将十字形拉槽下挖至沉井下沉,沉井下沉至指定标高后进行再一次接高;步骤二、多次重复上述步骤一,直至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处。本发明的沉井十字形拉槽施工方法优化了沉井下沉阶段结构受力,解决了沉井传统开挖下沉方法中易出现沉井拉裂的问题,对于解决沉井开挖不能下沉以及突沉预防等均有较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沉井十字形拉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基础埋置深度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近年来在大跨度桥梁锚碇中得到广泛应用。沉井施工方法中首先在地面或地坑上制作沉井本体,即制作具备开口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沉井构件筒身,该沉井筒身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筒内分层挖土、运土,随着井内土面逐渐降低,沉井筒身借助其自重克服沉井外壁与土层间的摩阻力,不断地下沉而达到预定的施工设计位置。
20世纪60年代在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中发展了沉井基础;随后在江阴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平面尺寸69m×51m,高56m);南京长江四桥北锚碇(沉井平面尺寸69m×58m,高52.8m);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圆孔环形截面新型沉井外径66m,高43m);马鞍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尺寸为60.2m×55.4m,高41m)等等多个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
沉井施工经过多年发展,但下沉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沉井下沉依然存在下沉停滞、突沉、结构破坏等风险。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沉井开挖方法,使沉井满足结构安全的条件下平稳下沉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沉井十字形拉槽施工方法,通过以沉井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开挖十字形拉槽并开挖至下沉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沉井传统开挖下沉方法中易出现沉井拉裂的问题,对于解决沉井开挖不能下沉以及突沉预防等均有较好的作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沉井十字形拉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沉井接高完成后,在沉井的隔舱内以隔舱的中心位置为十字形的中心开挖十字形拉槽,十字形拉槽的剖面呈倒抛物线形,且十字形拉槽的中心位置处的开挖深度最大,将十字形拉槽开挖至沉井下沉,沉井下沉至指定标高后进行再一次接高;
步骤二、多次重复上述步骤一,直至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处。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开挖十字形拉槽前,在每两个相邻的隔舱的隔墙下开挖深度为0.2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开挖十字形拉槽时,十字形的每条边从隔舱的隔墙底部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的另一端。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开挖十字形拉槽时,十字形的每条边均以对称的形式开挖。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每次开挖十字形拉槽之前,根据地基极限承载力、沉井接高重量及沉井与地层接触面积,计算沉井下沉所需开挖面积,根据开挖面积对应计算十字形拉槽槽宽,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十字形拉槽槽宽开挖十字形拉槽。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根据计算得到的十字形拉槽槽宽对称开挖后,若沉井未发生下沉,将十字形拉槽槽宽增大至计算得到的十字形拉槽槽宽的1.1~1.5倍。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开挖十字形拉槽后,可均匀开挖十字形拉槽槽外的土体,使沉井隔舱内的十字形拉槽外土体与槽内土体高度差不超过0.5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沉井的隔舱为矩形。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7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