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7990.3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坤;杨元传;丁潇颖;吴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25/16 | 分类号: | E01B25/16;E01C1/00;E01C1/04;E04H14/00;B61B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道路 交通一体化 立体城市 桥式 立体交通系统 构建 退台 整合 城市功能 地上建筑 地下交通 建筑用地 交换通道 交通设施 交通系统 交通用地 上方空间 运行效率 复合化 集约化 进深 朝外 对称 邻近 递增 延伸 交通 | ||
1.一种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城市道路延伸方向在所述城市道路上方空间构建多处连续设置或间隔设置的桥式退台式建筑和以所述城市道路为基础建设的立体交通系统;
每处所述桥式退台式建筑由对称构建在所述城市道路两侧的单面退台建筑构成;其中,每侧单面退台建筑包括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所述地上建筑的具有退台结构的一侧朝外、邻近城市道路一侧每层进深逐渐递增,使所述桥式退台式建筑内部形成一条穿行有城市道路的通道;所述桥式退台式建筑顶层局部遮盖道路上空,并在未遮盖处形成有采光井和/或拔风道;
所述立体交通系统位于所述桥式退台式建筑的通道内,其包括城市道路、位于城市道路上方的地上交通系统和位于城市道路下方的地下交通系统;
在每侧单面退台建筑每层均自单面退台建筑内侧向所述立体交通系统延伸形成有一条与所述城市道路同向设置的步行走廊;在各交通系统停靠站台和位于同一平层的所述步行走廊之间构建有步行连廊;各交通系统之间还设置有电梯系统或楼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道路自城市道路中心线向两侧依次设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交通系统和所述地下交通系统依靠沿城市道路中心线间隔设置的多根中心立柱构建;每根所述中心立柱自构建地下建筑的所在地层起建并向上延伸至高出城市道路至少5米,沿所述中心立柱自下而上在地下空间依次构建地下铁路系统和地下人行通道、在地上空间依次构建地上人行通道和快速公交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公交系统包括沿所述中心立柱顶端铺设的高架路面和沿所述高架路面的中心线间隔设置有多个停靠站台;所述停靠站台两侧为行驶有公共交通工具的双向车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人行通道和所述地下人行通道均包括多条分别连接两侧单面退台建筑内侧步行走廊的人行天桥;多条所述人行天桥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所述人行天桥的间隔距离为100~600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铁路系统包括地铁隧道、铺设在所述地铁隧道内的至少两条双向行驶的地铁轨道和邻近所述地铁轨道设置的地铁停靠站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交通系统还包括缆车系统和/或轻轨系统;其中,
所述缆车系统包括缆车支架、缆绳、间隔设置在缆绳上的缆车和驱动装置;所述缆车支架包括沿所述高架路面的中心线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立柱和固定在每根所述支撑立柱上侧的吊臂,所述吊臂两端至所述支撑立柱水平距离相等;所述缆绳邻近所述吊臂两端架设;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吊臂且邻近缆绳的位置上,驱动所述缆绳带动所述缆车循环运行;
所述轻轨系统包括安设在所述支撑立柱顶端的跨座式单轨和在所述跨座式单轨上往复运行的轻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车设置在所述高架路面两侧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侧单面退台建筑相邻层的步行走廊之间设有步行楼梯和/或斜行电梯;在邻近所述中心立柱处的所述地铁停靠站台、所述地上人行通道、所述地下人行通道和所述快速公交系统的停靠站台之间设置有旋转步行楼梯和/或轿厢式电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79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