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8263.9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炼根;伍娥;韦萍萍;黄捷;杨帆;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九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3/02;E02B3/12;E02B3/06;E02B1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滨海 潮间带抗 风浪 种植 体系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包括种植结构和设于所述种植结构之靠海一侧的外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结构包括设置于潮间带中潮区和高潮区的种植槽、若干个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的培植筐苗和用于固定各所述培植筐苗的定位网,所述培植筐苗包括第一筐体、填充于所述第一筐体内的栽培介质、设于所述第一筐体与所述栽培介质之间的第一防护布和插于所述栽培介质内的栽培苗木,所述定位网铺设于各所述第一筐体上;所述种植结构还包括填充于各所述第一筐体之间的海泥和覆盖于所述海泥上的第二防护布,所述第二防护布固定于其周边的所述第一筐体上,所述第一筐 体为中空的圆锥状竹筐,所述圆锥状竹筐以下大上小的形式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所述外围防护结构包括外围阻隔网和外围防护桩,所述外围防护桩设于潮间带之靠近大海的外侧,所述外围阻隔网设于所述种植槽与所述外围防护桩之间;
各所述培植筐苗分成至少两排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且任意相邻两排的各所述培植筐苗相互错开设置;
所述种植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的无苗土筐,所述无苗土筐包括第二筐体和填充于所述第二筐体内的填充介质,同一排的各所述培植筐苗和各所述无苗土筐相互交替设置,所述定位网铺设于各所述第一筐体和各所述第二筐体上;
所述海泥还填充于各所述第二筐体之间,所述第二防护布还固定于其周边的所述第二筐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布为土工布或者无纺布;所述栽培苗木为红树植物苗木;且/或,所述定位网为麻绳网;且/或,所述种植槽的边缘为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或岩石制成的砌筑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阻隔网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固定杆和至少一张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尼龙网;且/或,所述外围防护桩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固定桩和若干个连接于所述固定桩上的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为松木桩;且/或,所述固定桩的直径不小于10cm;且/或,所述固定桩之插入土中的深度不小于300cm;且/或,所述固定桩设置有至少两排,任意相邻两排的各所述固定桩相互错开设置,每排所述固定桩通过若干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或,所述连接件为编织连接于所述固定桩上的竹篾或者绳状部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构建种植结构步骤和构建外围防护结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种植结构步骤包括如下分步:在潮间带围建种植槽;在所述种植槽内摆放若干个培植筐苗;在所述培植筐苗上铺设定位网;所述构建种植结构步骤中,在铺设所述定位网之前,还包括如下分步:在所述种植槽内摆放若干个无苗土筐,并使同一排的各所述培植筐苗和各所述无苗土筐相互交替设置;在各所述培植筐苗与各所述无苗土筐之间填充海泥;在所述海泥上覆盖第二防护布,并使所述第二防护布固定于其周边的所述培植筐苗和/或所述无苗土筐上,所述构建外围防护结构步骤包括如下分步:在滨海潮间带之靠近大海的一侧构建外围防护桩;在所述外围防护桩的内侧构建外围阻隔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九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九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2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