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硼铝酸盐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8296.3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3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淞生;李震;李莉;骈琪麟;郑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4 | 分类号: | C09K11/6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硼铝酸盐 荧光粉 制备 方法 | ||
一种稀土硼铝酸盐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涉及红色荧光粉。提供不仅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对环境友好、成本廉价,而且易被紫外激发的一种稀土硼铝酸盐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按照化学式Li2‑x(AlBO4):xEu3+的元素摩尔比Li︰Al︰B︰Eu=(2-x)︰1︰1︰x,将碳酸锂、硼酸、氧化铝、氧化铕放入玛瑙研钵中研磨,得混合物,其中0≤x≤0.25;将得到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煅烧,待冷却后再次研磨,得稀土硼铝酸盐荧光粉。所述稀土硼铝酸盐荧光粉加热煅烧温度低于1000℃,能耗少,便于量产,性能稳定,能被近紫外线激发,发射出570~640nm的荧光,为白光LED、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提供良好的光谱转换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色荧光粉,尤其是涉及一种稀土硼铝酸盐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ED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照明光源,具有寿命长、反应速度快、照明环境清洁环保和照明品质高效节能等显著优点,被誉为第四代绿色照明光源,使它在现代社会广泛应用并且替代白炽灯的应用。LED显示屏由于其亮度高、画面清晰、色彩鲜艳,使它在公众多媒体显示领域一枝独秀([1]杨阳.LED的发展[J].科技信息.2009:293)。随着全社会对节能减排要求的日益高涨,白光LED照明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全球半导体和照明领域掀起了一股白光LED热潮。
长期在阳光下的人类生理和心理与已经适应了太阳光照明,如果LED照明光源的发射光谱偏离太阳光谱较多,人们在此光源下工作生活,尤其是将其作为室内光源时,就会损伤眼睛和影响人体身体健康。因此,LED照明光源的色温不能太高,应为暖色温(5000K以下),显色指数R要大于80([2]郑将辉,应莉莉,蔡丽晗,柴储芬,郑淞生,陈朝.用于白光LED的近紫外激发三基色荧光粉研究综述[J].LED配套材料产业发展交流对接会.2014:123-126)。通过RGB三基色荧光粉控制荧光粉的种类、发射光谱和含量,来调节色温,从而获得与太阳光相似的白光,因此开发出高效近紫外激发的红、绿、蓝荧光粉变得尤为重要。
Shockle和Queisser曾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961,Vol.32,PP510-519)文中指出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40.7%(即SQ极限效率)([3]WilliamShockley and Hans J.Queisser,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Volume 32(March1961),pp.510-519)。由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在紫外光或红外光区域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低下,目前市场上的晶硅远未达到理论极限。利用荧光粉将太阳能光谱中的红外光和紫外线转换为可见光,照射到太阳电池中,增加太阳电池入射光的可见光强度,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将具有实现转换功能的荧光粉掺入农膜中,将太阳光中对植物有害的近紫外光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红橙光,无需外加光源进行人工补光就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减少补光用电量,有利于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对植物生长和成分的影响不同。例如,红光照射量的增加会抑制植物侧根的产生而增加作物的含糖量;增加蓝光会抑制叶柄的伸长从而增加作物蛋白质的含量。通过荧光粉可以将太阳光中的光谱进行转换,不仅避免了有害光谱对植物的影响,同时将有害的以及无法吸收的光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红橙光,从而改变透过转光农膜的光的光质,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4]中国专利CN105385014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不仅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对环境友好、成本廉价,而且易被紫外激发的一种稀土硼铝酸盐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