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家用蜂窝煤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9235.9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发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发绍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F24B13/04;F23J11/00;F24B1/193;F24B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张璐,林潮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家用 蜂窝煤 锅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家用蜂窝煤锅炉,包括支架Ⅰ、传动装置Ⅰ、门、支架Ⅱ、变向轮、铁丝、辅助烟囱、主烟囱、换煤室、传动装置Ⅱ、辅助烟囱口、炉箅、锅炉主体、炉灰槽、排出口、插板Ⅰ和支架Ⅲ不仅设有换煤室与传动装置Ⅰ可以在换煤的时候不用受烘烤,避免被烧伤,而且设有传动装置Ⅱ,在排出炉灰时也不用将手伸进锅炉内,而且操作简单,还设有辅助烟囱与主烟囱,避免锅炉内蜂窝煤燃烧不完全造成冒烟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一种锅炉,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家用蜂窝煤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我国北方人在冬天取暖的设施,在北方一些偏远的农村,平房内也设有锅炉,屋内的锅炉不仅能更好的取暖,而且相对普通烧煤的炉子更容易使用和看管,随着蜂窝煤被人们的认可,蜂窝煤锅炉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蜂窝煤锅炉相对于普通的锅炉具有换煤容易,看护间隔长的优点,但是家用的蜂窝煤锅炉存在其他锅炉的通病,比如容易冒烟,换煤时要将手伸进炉内,摆放蜂窝煤等等缺点,所以设计了这种家用蜂窝煤锅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家用蜂窝煤锅炉,不仅设有换煤室与传动装置Ⅰ可以在换煤的时候不用受烘烤,避免被烧伤,而且设有传动装置Ⅱ,在排出炉灰时也不用将手伸进锅炉内,而且操作简单,还设有辅助烟囱与主烟囱,避免锅炉内蜂窝煤燃烧不完全造成冒烟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家用蜂窝煤锅炉,包括支架Ⅰ、传动装置Ⅰ、门、支架Ⅱ、变向轮、铁丝、辅助烟囱、主烟囱、换煤室、传动装置Ⅱ、辅助烟囱口、炉箅、锅炉主体、炉灰槽、排出口、插板Ⅰ和支架Ⅲ,不仅设有换煤室与传动装置Ⅰ可以在换煤的时候不用受烘烤,避免被烧伤,而且设有传动装置Ⅱ,在排出炉灰时也不用将手伸进锅炉内,而且操作简单,还设有辅助烟囱与主烟囱,避免锅炉内蜂窝煤燃烧不完全造成冒烟的情况。
传动装置Ⅰ包括摇杆、转盘、传动杆、销、转轮、螺杆、卡爪、推板、挡温板、十字凸台和十字凹槽,摇杆设置在转盘上,传动杆设置在转盘上,销设置在传动杆上,转轮套在传动杆上,并且转轮上设有凹槽Ⅰ与销配合,推板设置在锅炉主体内部,锅炉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卡爪设置在推板上,螺杆穿过螺纹孔与卡爪配合,螺杆上设有十字凹槽,传动杆上设置有十字凸台,螺杆上的十字凹槽与传动杆上的十字凸台配合,挡温板设置在锅炉主体内,并且挡温板可抽出。
辅助烟囱包括挡板Ⅰ、支杆Ⅰ、烟囱Ⅰ和插板Ⅱ,烟囱Ⅰ是L形,支杆Ⅰ设置在烟囱Ⅰ上,挡板Ⅰ设置在支杆Ⅰ上,烟囱Ⅰ上设有第一槽,插板Ⅱ与烟囱Ⅰ上的第一槽配合。
主烟囱包括烟囱Ⅱ、支杆Ⅱ、挡板Ⅱ、挡风板和插板Ⅲ,支杆Ⅱ设置在烟囱Ⅱ上端,挡风板设置在支杆Ⅱ上端,挡风板设置在挡板Ⅱ下端,烟囱Ⅱ上设有槽,插板Ⅲ与烟囱Ⅱ上的槽配合。
传动装置Ⅱ包括滑槽、支杆Ⅲ、压杆、从动杆、铰链Ⅰ、压板、活动挡板、凹槽、铰链Ⅱ和弹簧,滑槽设置在压杆上,压杆通过圆柱销设置在支杆Ⅲ上端,从动杆上端设有孔,从动杆上端的孔通过圆柱销与滑槽配合,压板通过铰链Ⅰ设置在从动杆下端,凹槽设置在锅炉主体上,活动挡板通过铰链Ⅱ设置在凹槽内,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活动挡板上。
传动装置Ⅰ中的传动杆和螺杆分别设置在支架Ⅰ上,传动装置Ⅰ中的推板与挡温板均设置在锅炉主体内部,门设置在锅炉主体中的换煤室的侧壁上,支杆Ⅱ设置在锅炉主体上端,变向轮设置在支架Ⅱ上端,铁丝的一端设置在传动装置Ⅰ中的转轮上,铁丝的另一端通过与变向轮的配合设置在传动装置Ⅰ中的挡温板上端,辅助烟囱中的烟囱Ⅰ设置在锅炉主体的侧壁上,主烟囱中的烟囱Ⅱ设置在锅炉主体的上端,换煤室设置在锅炉主体的内部,传动装置Ⅱ中的支杆Ⅲ设置在锅炉主体上端,压板与锅炉主体上端的孔配合,凹槽设置在锅炉主体的侧壁上,辅助烟囱口设置在锅炉主体的侧壁上,炉箅设置在锅炉主体内部的承载块上端,炉灰槽设置在锅炉主体内部,并且炉灰槽设置在锅炉主体内部的下端,排出口设置在锅炉主体下端,插板Ⅰ设置在排出口上,支架Ⅲ设置在锅炉主体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发绍,未经林发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种植与照明集成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式循环无土栽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