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基桩管幕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9635.X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清;邓朝辉;薛光桥;谢俊;胡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4G2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基桩管幕 支撑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基桩管幕支撑结构包括基桩及设置在所述基桩周围的水平管幕,所述水平管幕包括支托管、支托管连接件、植入加强连接件及填充物;所述支托管水平设置在所述基桩两侧,并通过所述支托管连接件连接以形成一个贯通腔体;所述植入加强连接件横向置于所述腔体内,并穿过所述基桩上的定位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腔体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基桩管幕支撑结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地下基桩管幕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基桩周围设置支托管、支托管连接件、植入加强连接件及填充物形成水平管幕,实现基桩的支撑和荷载转移,这种方式安全风险小,同时用于基桩托换时对新建地下结构的跨度也无限制,具有显著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地下基桩管幕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地下工程建设的大量展开,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既有工程结构下方再实施地下工程的案例越来越多。对于采用桩基础的既有工程而言,需要进行桩基托换以提供新建地下工程通道的例子也随之增加。
桩基托换的核心问题是既有桩基荷载的转换,即采用主动或被动托换技术将既有桩基荷载转换到新建结构上。一般而言,现在的荷载转换是通过在既有基桩1的两侧新筑基桩2后,再在两新筑基桩2上浇筑托换梁3形成门式结构,从而予以完成托换,具体结构如图1中所示。
显而易见,门式结构跨度越大,托换实施难度也越大。鉴于桩基托换过程中新筑门式结构跨度要大于新建地下结构的宽度,因此对于此种托换方式而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建地下结构的横向跨度,对构筑大空间地下结构具有一定的限制。
同时,如果既有基桩结构的下方无空间构筑门式结构时,或需要提前开展地下暗挖作业,会导致整体托换代价及实施风险相对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基桩管幕支撑结构,可对地下基桩实现支撑和荷载转移并且不限制其下方新建地下结构的跨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地下基桩管幕支撑结构包括基桩及设置在所述基桩周围的水平管幕,所述水平管幕包括支托管、支托管连接件、植入加强连接件及填充物;所述支托管水平设置在所述基桩两侧,并通过所述支托管连接件连接以形成一个贯通腔体;所述植入加强连接件横向置于所述腔体内,并穿过所述基桩上的定位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腔体内。
作为优选方案,两相邻所述支托管之间对应的管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连接窗口;两相邻所述支托管之间的两相对的所述连接窗口的上边和下边之间分别设有所述支托管连接件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托管为钢管,所述支托管连接件为连接钢板,所述植入加强连接件为植入钢筋。
作为优选方案,填充物为现浇混凝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托管连接件与所述支托管在所述支托管的轴向上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托管的轴向长度为所述基桩的直径的5~6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托管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桩的两侧分别水平平行设置有多根所述支托管,所述植入加强连接件横向伸入每一所述支托管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平管幕下方与地下结构之间用注浆方式设有加固地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基桩管幕支撑结构施工方法,可对地下基桩实现支撑和荷载转移并且不限制其下方新建地下结构的跨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